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矮杨梅

矮杨梅

药材名称矮杨梅

拼音ǎi Yánɡ Méi

别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杨梅科植物矮杨梅根皮茎皮果实。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果实:夏季采摘,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少数细根。茎直立,具分枝,小枝较粗壮,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长2.5~8厘米,宽1~3.5厘米,上面有腺体脱落后的凹点,下面有腺体,通常无毛;叶柄长1~4毫米,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雌雄异株。穗状花序单生叶腋,基部有不显着分枝;雄花序直立或上倾,极缩短分枝有1~3雄花;雄花无小苞片,有1~3雄蕊;雌花序长1.5厘米,极缩短分杖有2~4不孕苞片和2雌花:雌花有2小苞片,子房无毛。核果球形,成熟后暗红色,内果皮坚硬,黄白色。种子1枚。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根皮:涩,凉。果:酸,凉。"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酸涩,温。"

功能主治治痢疾,腹泻,消化不良,崩漏,直肠出血,脱肛,风湿疼痛,跌打劳伤。

①《云南中草药》:"收敛,止血,消炎。防治痢疾,内出血,风湿疼痛,崩漏。"

②《云南中草药选》:"收敛止泻,止血,通络。治痢疾,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直肠出血,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劳伤。"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食健胃,收敛,祛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复方①治风湿痛:杨梅根配小红参叶下花共研末,用酒或开水送服。

②治久泻久痢:㈠杨梅果兑糖蒸吃。㈡杨梅酱(熟透的杨梅五斤,蜂蜜二斤,腌藏一年后备用)常服。

③治脱肛:杨梅根研末,煮大肠吃。

④治咳嗽:杨梅酱配枳壳陈皮百部(三味为末),共蒸吃。(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鲜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鲜黄连药材名称鲜黄连拼音Xiān Huánɡ Lián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来源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鲜黄连Jeffersonia dubia (Maxim.

  •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药材名称落花生枝叶拼音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

  • 朱砂菌

    药材名称朱砂菌拼音Zhū Shā Jūn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臭冷杉

    药材名称臭冷杉拼音Chòu Lěnɡ Shān别名臭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ies nehrolepis (Trautv.)Maxim.[A.sibiric

  • 蝤蛴

    药材名称蝤蛴拼音Qiú Qí别名桔褐天牛[成虫名]、老母虫[幼虫名]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桔褐天牛Nadezhdiella cantori (Hope),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海螺壳

    《中药大辞典》:海螺壳药材名称海螺壳拼音Hǎi Luó Ké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壳。采得后除去残肉和泥土,煅后碾碎用。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qu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多花沿阶草

    药材名称多花沿阶草别名大叶麦冬、竹叶茶、糯米草、糯米条、假麦冬来源百合科多花沿阶草Ophiopogon tonkinensis Rodr.,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甘、微苦,微寒。功能主治

  • 细花丁香蓼

    药材名称细花丁香蓼拼音Xì Huā Dīnɡ Xiānɡ Liǎo英文名Pink-leaf Seedbox别名小花水丁香(《台湾植物志》)。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