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背绿

紫背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别名紫绿西南紫金牛

来源紫金牛紫背绿Ardisia corymbifera Mez,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拼音Zǐ Bèi Lǜ

别名不待劳劳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伞形紫金牛或块根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disia corvmbifera Mez2.Ardisiacorymbifera Mez var.tuberifera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灌木,高1-3m,稀达5m。幼嫩部分被柔毛。叶片坚纸质,、狭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广楔形,长11-13cm,宽2-3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被卷曲的疏柔毛或多少被疏柔毛,具密腺点,侧脉约15对,不成边缘脉;叶柄长5-8mm,通常被微柔毛。复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0-40cm;花梗长1-1.5cm,通常被微柔毛;花长6-8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或略短,萼片卵形或有时近长圆形,长2.5-3mm,外面多少被微柔毛,全缘,具密腺点;花瓣近白色或粉红色至红色,广卵形,具密腺点,里面近基部被微柔毛;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或广披针形,背部具密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形,具腺点、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约8mm,鲜红色,具腺点。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2.本变种与伞形紫金牛的主要区别是:地下具块根;小枝无毛或具微柔毛;叶片较短小,长5-8cm,宽1.5-2.5cm,两面无毛;花梗长约1cm,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1500m的林下阴处。

2.生于灌丛中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云南等。

2.分布于广西。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脘胁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神仙掌花

    《中药大辞典》:神仙掌花药材名称神仙掌花拼音Shén Xiān Zhǎnɡ Huā别名玉英(《云南通志》)。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马铃薯

    药材名称马铃薯拼音Mǎ Línɡ 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

  • 雪参

    药材名称雪参拼音Xuě Shēn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

  • 萝卜防己

    药材名称萝卜防己别名土木香[云南思茅]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思茅马兜铃Aristolochia szemaoense C. Y. Wu, mss.,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冬葵

    药材名称冬葵拼音Dōnɡ Kuí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药材名称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

  • 鱼尾葵

    药材名称鱼尾葵别名长穗鱼尾葵、董棕、鸡榔、假恍榔来源棕榈科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以叶鞘纤维(煅炭备用)、根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性味微甘、涩,平。功能主治收

  • 多花筋骨草

    药材名称多花筋骨草拼音Duō Huā Jīn Gǔ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flower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