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芋

紫芋

药材名称紫芋

拼音Zǐ Yù

别名水芋野芋子、东南芋、老虎广菜

出处新修本草》载:“芋有6种……白芋、真芋、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这里所称的紫芋,即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紫芋的块茎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tonoimo Nakai[C. antiuorum Schottf. Purpurea Maklno]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叶,鲜用或晒干。秋后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紫芋,多年生草本。块茎粗厚。侧生小球茎,倒卵形,表面生褐色须根。叶l-5,由块茎顶端生出,高l-1.2m;叶柄圆柱形,向上渐细,紫褐色;叶片盾状着生,卵状箭形,长40-50cm,宽25-30cm,深绿色,基部具弯缺,侧脉粗壮,边缘波状。花序柄单1,外露部分长12-15cm,粗1cm,先端污绿色,其余与叶柄同色。佛焰苞管部长4.5-7.5cm,粗2-2.7cm,绿色或紫色,向上缢缩;檐部厚,席卷成角状,长19-20cm,金黄色,基部前面张开,长约5cm,粗1.5-2.5cm;肉穗花序单性;基部雌花序长3-4.5cm,粗1.2cm,子房绿色,稍侧向压扁,柱头脐状凸出,黄绿色,4-5浅裂,l室,子房之间杂以棒状不育中性花,黄色,截头;雄花序长3.5-5.7cm,粗6-8mm,雄花黄色;附属器角状,长2cm,粗0.4cm,具细槽纹。花期7-9月。

生境分部我国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味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祛风解毒。主乳痈;无名肿毒;荨麻疹;疔疮;口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蒟

    药材名称石蒟拼音Shí Jǔ别名石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martinii C.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毛山蒟攀援藤本。枝

  • 猫耳朵草

    《中药大辞典》:猫耳朵草药材名称猫耳朵草拼音Māo ěr Duo Cǎo别名草蚱蚂莲、土知母、毛芨蕨、龙头凤尾(《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茎。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鸡(土从)

    药材名称鸡(土从)拼音Jī ( Tǔ Cónɡ )别名鸡(土从)蕈、鸡菌、蚁夺、蚁(土从)、鸡(土从)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 五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五角枫根药材名称五角枫根拼音Wǔ Jiǎo Fēn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中华槭的根或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无毛。叶5裂,长1

  • 灰藋

    《中药大辞典》:灰藋药材名称灰藋拼音Huī 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海金沙

    《中国药典》:海金沙药材名称海金沙拼音Hǎi Jīn Shā英文名SPORA LYGODII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

  • 紫桔梗

    药材名称紫桔梗别名白升麻来源毛茛科紫桔梗Delphinium pogonanth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治风热头痛,水泻

  • 鹤虱风

    《中药大辞典》:鹤虱风药材名称鹤虱风拼音Hè Shī Fēnɡ别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6~8月开花时采收,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