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紫苏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

拼音Hónɡ Zǐ Sū

别名木樨臭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走茎龙头草,多年生草本。多须根,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茎。茎直立,较粗壮,高50-70cm,四棱形,有槽。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卵圆形,长3-1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以叶脉处为多。花通常为腋生双花,总梗极短,常着生于茎最上部的1-3节上;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齿5,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呈二唇形,上唇3齿略高,下唇2齿略低,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长约4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直立,2裂或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下荫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酒杯、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药材名称梗通草拼音Gěnɡ Tōnɡ 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

  • 金缕半枫荷叶

    药材名称金缕半枫荷叶拼音Jīn Lǚ Bàn Fēnɡ Hé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i

  • 眼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睛草药材名称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来源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 ex Wedd.,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鸭胆子

    药材名称鸭胆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归经入大肠经。功能主治治痢,抗疟。用于久痢、休息痢、疟疾。用法用量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治痢,每次用

  • 云锦杜鹃

    药材名称云锦杜鹃别名天目杜鹃来源杜鹃花科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以花、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治皮肤抓破溃烂。用法用

  • 水马齿苋

    药材名称水马齿苋拼音Shuǐ Mǎ Chǐ Xiàn别名碌耳草、水泉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节节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tala indica(Willd)Koehne[Peplis i

  • 绒毛粉背蕨

    药材名称绒毛粉背蕨拼音Rónɡ Máo Fěn Bèi Jué别名小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绒毛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subvillosum(Hook

  • 都拉

    药材名称都拉拼音Dōu Lā英文名Root of Common Triplostegia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卜肚拉、土洋参、双香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 小叶凤凰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凤凰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凤凰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Fènɡ Huánɡ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日本双盖蕨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