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翅子木

翅子木

药材名称翅子木

拼音Chì Zǐ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翅子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

原形态翅子树 大乔木。树皮光滑,幼枝密被茸毛。叶互生;叶柄粗壮,具条纹;托叶条裂,早落;小苞片条裂或掌状深裂;叶片革质,近圆形或长圆形,全缘、浅裂或有粗齿,长24-34cm,宽14-29cm,先端截形或近圆形,并有浅裂或突尖,基部心形,上面被稀疏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淡黄色或带灰色的星状茸毛;基生脉7-12条,叶脉在叶背凸出。花单生,白色,芳香;萼片5,条状长圆形,长9cm,宽7mm,外面密被黄褐色茸毛,内面被白色长柔毛;花瓣5,条状长圆形,略成楔形,宽7mm,比萼稍短,无毛;退化雄蕊棒状,有毛;雄蕊15,每3个集合成群与退化雄蕊互生;子房长圆形,具5个棱角,5室。蒴果木质,长圆状圆筒形,具柄,有5个不明显的凹陷面或浅沟,长10-15cm,宽5-5.5cm,初被淡红褐色茸毛,后无毛,先端钝,基部渐狭,每室有种子多颗。种子斜卵形,压扁状,具翅,翅大而薄,褐色,光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780m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福建、台湾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近圆形或长圆形。长24-34cm,宽14-29cm。顶端截形或近圆形,并有浅裂或突尖,全缘,浅裂或有粗齿,基部心形,叶面被稀疏的毛或几无毛,叶背密被淡黄色或带灰色的星状茸毛,基生脉7-12条,叶脉在叶背凸出,革质。叶柄粗壮,有条纹。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树皮含酸性多糖(acidic polysaccharide),胱氨酸(cyst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酪氨酸(tyro-sine)及亮氨酸(leucine)。叶含山柰酚-3-O-半乳糖甙即三叶豆甙(kaempferol-3-galactoside, trifolin),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β-D-glucuronide)。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蜡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蜡树药材名称小蜡树拼音Xiǎo Là Shù别名蚊仔树、冬青、山指甲、蚊子花、水黄杨、千张树、山雪子、青皮树、水狗骨、转椒子、满地红、土茶叶、小刀伤来源木犀科

  • 花酸苔

    《中药大辞典》:花酸苔药材名称花酸苔拼音Huā Suān Tái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出处《云南恳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

  • 大活

    药材名称大活拼音Dà Huó别名独活、香大活、走马芹、走马芹筒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

  • 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里光药材名称千里光拼音Qiān Lǐ Guānɡ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来源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以全草入

  • 麦饭石

    药材名称麦饭石拼音Mài Fàn Shí英文名Maifanitum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学大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拉丁植物动物矿

  • 首乌藤

    药材名称首乌藤拼音Shǒu Wū Ténɡ英文名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别名夜交藤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 野山蚂蟥

    《中药大辞典》:野山蚂蟥药材名称野山蚂蟥拼音Yě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山蚂蟥、毛萝菜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多苞斑种草的全草。春、夏花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

  •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拼音Dòu Bāo 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olit

  • 蒙自赤杨

    药材名称蒙自赤杨拼音Ménɡ Zì Chì Yánɡ别名桤木、旱冬瓜树、水冬瓜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蒙自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