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艾虎脑

艾虎脑

药材名称艾虎脑

拼音ài Hǔ Nǎo

英文名Weasel Brain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虎脑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开颅取出脑,晾干。

原形态艾鼬,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吻部钝,颈稍粗,足短。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约45-50mm。尾基毛次之,略为拱曲形。尾毛稍蓬松。跖行性。脚掌被毛。掌垫发达,前足4枚,呈瓣状,腕垫2枚;爪粗壮而锐利,褐白色。体背毛棕黄色或沙黄色,腰、后背及臀部具较多的黑尖毛。体侧淡棕色。鼻周和下颌白色。鼻中部、眼周及眼间棕黑色。眼上前方具卵圆形白斑,额部灰棕色。颊部、耳基灰白色,耳背及外缘为白色。胸部、鼠鼷部和四肢黑褐色。具肛门腺,放出恶臭的气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咸;性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20-50g;或和面粉制饼研末。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脑:有解毒的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槠子

    《中药大辞典》:槠子药材名称槠子拼音Zhū 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

  • 山茶子

    药材名称山茶子拼音Shān Ch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山橘

    药材名称山橘拼音Shān Jú别名金豆、猴子柑来源芸香科山橘Fortunella hindsii (champ.)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味根:辛、苦,温。果:辛

  • 蛇菰

    药材名称蛇菰别名角菌、铺地开花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

  • 高山芹根

    药材名称高山芹根拼音Gāo Shān Qí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高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pleurum saxatile(Turcz.) Drde[Angelica s

  • 畲山羊奶子

    药材名称畲山羊奶子拼音Shé Shān Yánɡ Nǎi Zǐ别名牛奶子、斑楂、天青下白、梅梅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畲山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argyi Levl

  • 鹦哥花藤

    药材名称鹦哥花藤别名老鸦花藤来源豆科鹦哥花藤Mucuna wangiana Hu,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

  • 大风药叶

    药材名称大风药叶拼音Dà Fēnɡ Yào Yè别名纤序鼠李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尼泊尔鼠李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 铁树花

    药材名称铁树花拼音Tiě Shù Huā出处《药性考》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树叶"条。功能主治①《药性考》:"治痰火。"②《

  • 双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肾参药材名称双肾参拼音Shuānɡ Shèn Shēn别名对肾参、双肾子、双环参、羊肾参、对对参、天鹅抱蛋、玉凤花、齿片玉凤花、白花草、老母鸡抱蛋、金鹅抱蛋、仙鹅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