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苍山黄堇

苍山黄堇

药材名称苍山黄堇

拼音Shēnɡ Shān Huánɡ Jǐn

别名马尾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苍山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苍山黄堇 草本,高18-30cm,无毛。根簇生多数,下部常纺锤形增粗。茎不分枝或上部生一分枝。基生叶2,柄长5-12cm,叶片轮廓宽卵形,长1.5-4cm,宽2-6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短柄,末回裂片狭倒卵形至条状披针形,先端有短尖,无柄;茎生叶2-3枚,生茎中部以上,长1-3.5cm,具短柄,叶片卵形,羽状全裂,裂片条形,宽1-2mm。花序顶生,长7.5-10cm;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不裂;花冠黄色,长16-18mm,距狭圆锥筒状,长7-10mm,常平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

化学成分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紫堇文碱(corycavine),紫堇醇灵碱(corynoline),右旋乙酰紫堇醇灵碱(d-aceiylcorynoline)和6-丙酮基紫堇醇灵碱(6-acetonylcory-noline)。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肝炎;肺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杧果叶

    《中药大辞典》: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

  •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拼音Shān Huā Shēng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五眼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五眼果树皮药材名称五眼果树皮拼音Wǔ Yǎn Guǒ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南酸枣,又名:酸枣、酸醋树。落叶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

  • 白头翁茎叶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药材名称白头翁茎叶拼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

  • 西南槐树

    药材名称西南槐树拼音Xī Nán Huái Shù别名乌豆根、山豆根、红花苦刺、蛇黄豆来源豆科西南槐树Sophora mairei Pamp.,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木鳖根

    药材名称木鳖根拼音Mù Biē Gēn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状根。性味苦微甘,寒。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复方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

  • 荷莲豆草

    药材名称荷莲豆草拼音Hé Lián Dòu Cǎo别名荷莲豆菜、野雪豆、月亮草、除风草、水蓝青、水冰片、野豌豆草、野豌豆尖、眼睛草、两面青、螺蚬草、青蛇儿、龙鳞草来源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