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瓜叶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

药材名称苦瓜叶

拼音Kǔ Guā Yè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苦瓜叶片,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

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喷瓜素为峻烈的水性致泻剂(α-异构体无此作用),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味甚苦,曾用于肾炎病人以消除水肿,但剂量不能过大,应用次数不能太多。

功能主治治胃痛,痢疾,疔疮肿毒。

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胃痛,下痢,驱虫。"

②《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

③《四川中药志》:"外涂或外洗红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用);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疔毒痛不可忍:苦瓜叶晒干研末,酒送服三钱。(《泉州本草》)

②治热毒疮肿:苦瓜叶捣绞汁抹患处。(《泉州本草》)

③治杨霉疮:苦瓜叶为末,无灰酒下。(《滇南本草》)

④治狗咬:苦瓜叶捣敷。(《陆川本草》)

⑤治鹅掌风:先用苦瓜叶煎汤洗,后以米糠油涂之。(《福州台江验方汇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瓜叶

药材名称苦瓜叶

拼音Kǔ G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Balsampear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Roem, Luffa acutangula (L.)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Momordicine)。

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Elaterin),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喷瓜素为峻烈的水性致泻剂(α-异构体无此作用),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味甚苦,曾用于肾炎病人以消除水肿,但剂量不能过大,应用次数不能太多。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痈肿毒;梅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成捣汁涂。

各家论述1.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胃痛,下痢,驱虫。

2.《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

3.《四川中药志》:外涂或外洗红肿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肿节风

    《中国药典》:肿节风药材名称肿节风拼音Zhǒnɡ Jié Fēnɡ英文名HERBA SARCANDRAE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九节花、九节风、竹节茶、接骨莲来源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

  • 箭刀草

    药材名称箭刀草拼音Jiàn Dāo Cǎo别名箭子草、紫威灵、白脚威灵仙、紫花地丁、黑继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刺苞斑鸠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squarrosa (D. Do

  • 麻风树

    药材名称麻风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别名羔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树来源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以树皮和叶入药。四季可采,多鲜用。性味苦、

  • 丝线吊芙蓉

    药材名称丝线吊芙蓉拼音Sī Xiàn Diào Fú Ró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棉杜鹃花的根皮、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moul

  • 乌当归

    药材名称乌当归拼音Wū Dānɡ Guī别名岩当归、差风、光头差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金山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ualida Diels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未开花前采挖

  • 岩指甲花

    药材名称岩指甲花拼音Yán Zhī Jiɑ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

  • 漏芦

    《中国药典》:漏芦药材名称漏芦拼音Lòu Lú英文名RADIX RHAPONTICI别名狼头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

  • 鹿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药药材名称鹿药拼音Lù Yào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 G

  • 地精草

    药材名称地精草拼音Dì Jīnɡ Cǎo别名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滇繁缕(《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

  • 紫萁

    药材名称紫萁拼音Zǐ Qí别名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来源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