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草木灰

草木灰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木灰

药材名称草木灰

拼音Cǎo Mù Huī

来源柴、草烧成的灰。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强筋骨,利关节。主治大骨节病。

用法用量草木灰3斤,加水10斤,充分搅拌后浸泡24小时,澄清,取上清夜或过滤取滤液,煮沸浓缩2斤,每次口服30~40毫升,一日3次,连服30天为一个疗程,可视病情,连用几个疗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草木灰

药材名称草木灰

拼音Cǎo Mù Huī

别名冬灰、藜灰(《本经》),薪柴灰(《纲目》)。

出处《草木灰治疗大骨节病》

来源为柴草烧成的灰。

化学成分因植物种类的不同,灰的分量及其组成也有差异。灰分少者近于0.2%(对于新鲜植物言),特别多者,例如烟草近于20%,但一般草木灰,含量常在1~6%。灰的组成,主要为氧化钾、二氧化硅、氧化钙,但亦常含钠、镁、磷、氯、硫及痕迹的锰、硼、铜等。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微温。"

②《纲目》:"辛,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治大骨节病,蚀痈疽恶肉。

①《本经》:"主黑子,去肬息肉,疽蚀,疥瘙。"

②《唐本草》:"煮小豆,大下水肿。"

③《本草拾遗》:"和醋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

④《纲目》:"治犬咬,热灰敷之,蚀诸痈疽恶肉。"

复方治阴冷疼闷,冷气入腹,肿满杀人:醋和热灰频熨之。(《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大骨节病

用草木灰浸出液观察前驱期及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469例,服药20天以上,临床痊愈284例(60.6%);明显好转114例(24.3%);好转54例(11.5%);无效17例(3.6%)。对前驱期的疗效较高,随病情的加重,疗效也相应降低。发生疗效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10天。治愈时间最快者7天,最慢者330天,以4个月以内者为多。对临床痊愈后停药的69伪,随访观察10个月,结果1例于5个月后复发。制剂及用法:取杂草木灰(各种杂草或树枝烧成的灰)3斤,加水10斤,充分搅拌后浸泡24小时,过滤,取澄清液,加热浓缩成2斤。每次用30~40毫升,日服3次,可连续服用6个月。或将草木灰浸出液加热,继续浓缩成结晶;另用桑花或桑叶晒干,研成粉末,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做成黄豆大小的水丸,每次30粒,日服3次。亦可将草木灰加水搅拌后,再加热煮沸,制成浓缩煎剂,过滤后服用。剂量用法同浸出液。服药后除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烧心、腹痛、腹泻、口干等反应外,未见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克山病

用草木灰浸出液治疗潜在型克山病69例,服药3个月后痊愈(体征消失,心电图及X线心影恢复正常)3例,好转10例,加重4例。其中坚持治疗6个月的25例,在治疗3个月时痊愈和好转者4例,加重1例;继续治疗至6个月时,又有4例进一步好转和痊愈,仍是1例加重。由此看来,疗效似与疗程有一定关系。但亦有治疗37例,同时与27例未服药者对比观察,经3个月后发现两组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均相近似;惟对照组中病情加重者较治疗组稍多,主要为心脏增大例数较多。因此认为,草木灰的治疗作用殊不明显,对防止病情发展是否有一定作用也未肯定。另外,用草木灰浸出液治疗慢型克山病10例:3个月后多数病人的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体征与心功能的改善则不明显。草木灰浸出液的制备同前。用量:5岁以下5毫升,6~10岁10毫升,11~15岁15毫升,16岁以上20毫升,日服3次;或9岁以下5毫升,9~17岁10毫升,17岁以上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副作用同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杜鹃花果实

    药材名称杜鹃花果实拼音Dù Juān Huā Guǒ Shí别名映山红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R·in-

  • 岩景天

    药材名称岩景天拼音Yán Jǐnɡ 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吉林景天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iddendorffianum Maxim.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全草

  • 艳山姜

    药材名称艳山姜拼音Yàn Shān Jiānɡ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出处本品以玉桃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玉桃,叶如芭蕉,抽长茎,开花成串,花苞如小绿桃。花开

  •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 鸬鹚翅羽

    《中药大辞典》:鸬鹚翅羽药材名称鸬鹚翅羽拼音Lú Cí Chì Yǔ别名鸬鹚羽(《范汪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翅羽。功能主治《范汪方》:"治鲠。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

  • 红田乌草

    药材名称红田乌草拼音Hónɡ Tián Wū Cǎo别名红节节草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柔弱草本。茎红色

  • 九龙藤叶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叶药材名称九龙藤叶拼音Jiǔ Lónɡ Té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叶。功能主治熏洗退膜翳。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裂叶翼首花

    药材名称裂叶翼首花别名岩七[四川西昌]、爬岩夕[会理]、小铜锤[木里]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 Pritz.,以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