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蒲葵根

蒲葵根

药材名称蒲葵根

拼音Pú Kuí Gēn

出处蒲葵之名始见于《南方草木状》。《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据上所述,其原植物即为今之蒲葵,或称葵扇。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之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Latania chinensis Jacq.]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蒲葵,乔木,高达20m。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lm以上,掌状深裂至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阔4-4.5cm,先端长渐尖,2深裂,其分裂部分下垂,长达50cm;叶柄长达2m,下部两侧有逆刺。花序呈圆锥状,粗壮,长约lm,总梗上有6-7个佛焰苞,约6个分枝花序,长达35cm,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长10-20cm。花小,两性,黄绿色,长约2mm;萼片3,覆瓦状排列;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3裂几达基部;雄蕊6,花丝合生成一环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子房由3个近分离的心皮组成,3室。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种子椭圆形,长1.5cm,直径0.9cm。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

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气候,能耐0℃左右低温。喜光但能耐-定的荫蔽。宜选择水分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平地或坡地栽培。

2.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0月采收果实,浸水,去果皮,洗净阴干待播。秋冬季或春季播种,播前用沙床层积催芽,待果核发芽后,于苗床上点播或撒播。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按行株距27cm×20cm分床。育苗2年后,按行株距2m ×1.5m开穴定植。

3.定植后每年松土、除草、培根2-3次,并可用各种物料覆盖地面,以利保湿和抑制杂草生长。每年施肥l-2次,以施氮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绿刺蛾和灯蛾,为害叶芽和嫩叶,可用 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性味味甘;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止痛;平喘。主疼痛;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制成片剂、注射剂使用。

复方其叶深裂,开片扁长似蒲,其叶大,葵之言大也,合之而得蒲葵之名。

各家论述1.《南方草木状》:“蒲葵似栟榈而柔薄。可为扇笠,出龙川。”2.《西溪丛语》:“李商隐诗云: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看南塘移树时。蒲葵棕榈也。晋阳秋,谢太傅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安问归资,答曰:唯有五万蒲葵扇。安乃取其中者执之,其价数倍。又王羲之见老姥持六角扇买之。因书其扇各五字。老姥初有难色,羲之谓曰:但云右军书,以求百金。姥从之,竞买之。乃二事误用也。”(引自《群芳谱》)3.《清稗类钞》:“蒲葵为常绿乔木,叶作掌状分裂,酷类棕榈,惟蒲葵裂片颜尖,其基部连接不分,棕榈则否,以此为别。其材为用至广,叶可制扇,名葵扇,俗称芭蕉扇,行销极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纤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毛婆婆纳药材名称纤毛婆婆纳拼音Xiān Máo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 Fisc

  •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 厚叶川木香

    药材名称厚叶川木香拼音Hòu Yè Chuān Mù Xiānɡ英文名Thick-leavedDolomiaeaRoot别名青木香、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厚叶川木香Dolom

  • 苦壶卢蔓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蔓药材名称苦壶卢蔓拼音Kǔ Hú Lú Mà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夏、秋采。功能主治《稗史》:"痳疮,煎汤浴之。&qu

  • 化香树果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果药材名称化香树果拼音Huà Xiānɡ Shù Guǒ别名化香树球(《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果序。性味辛,温。①江西《

  • 大叶钩藤根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根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

  • 山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叶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um Wall.var. ceanothoides (

  • 刺苞南蛇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苞南蛇藤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刺苞南蛇藤Celastrus flag

  • 山蛩虫

    药材名称山蛩虫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