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血见愁

血见愁

药材名称血见愁

拼音Xuè Jiàn Chóu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全草。6~8月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具5条锐棱,秃净,绿色,有时具紫色条纹。叶互生,大形,柄长2~7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稍心形,边缘弯缺状,海边具1~4牙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序大,为疏散的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绿色,卵形,长约2毫米,钝头,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质。种子盘状,扁凸形,具显明小点,锐边,径约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或荒地。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①《东北药植志》:"止血。"

②《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大叶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大叶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大叶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大叶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碎密花

    药材名称碎密花拼音Suì Mì Huā别名杂密花、细棉花、各落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花火把花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quhounia elegans Wall.var.tenuif

  • 披麻草

    药材名称披麻草拼音Pī Má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内服催吐,撑骨,祛窃。外用止血,止痛,通窍。

  • 马蔺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蔺药材名称马蔺拼音Mǎ Lìn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来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 鮧鱼

    《中药大辞典》:鮧鱼药材名称鮧鱼拼音Yí Yú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

  • 伽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伽蓝菜药材名称伽蓝菜拼音Qié Lán Cài别名鸡爪三七、五爪三七、鸡脚三七、土三七、假川连来源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伽蓝菜Kalanchoe laci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红树叶

    药材名称红树叶拼音Hónɡ Shù Yè英文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Lam.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orrhi

  • 由跋

    药材名称由跋拼音Yóu Bá别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别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

  • 山肉桂

    药材名称山肉桂拼音Shān Ròu Guì别名土肉桂、三条筋、小粘药(《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

  • 牛尾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菜药材名称牛尾菜拼音Niú Wěi Cài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