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野丁香根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

药材名称野丁香根

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茜草科植物丁香。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炎止痛。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偏头痛:野丁香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野丁香根一两,葛根五钱,水煎服。

③治病后头昏,心慌:野丁香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丁香根

药材名称野丁香根

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Intermediate Luculia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或带根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cuia intermedia Hutch.

采收和储藏:秋后来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春、夏季采挖带根全株,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1-2m。枝细弱,开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无毛,具皮孔,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1.3cm,无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0.8-2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具1-2小裂片,无毛。花两性;花序由侧芽抽生,长3-10cm,通常多对排列在枝条上部呈顶生圆锥花序状;花梗长约1.5-3mm;花芳香;花萼无毛,长约2mm,具浅而锐尖的齿,或萼齿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花冠管细长,近圆柱形,长0.6-1cm,花冠裂片呈直角开展,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7mm,兜状,先端尖或钝;花药小,不孕,淡黄绿色,着生于花冠管喉部之下。花期5月。

化学成分根含牡丹(皮)酚(paceonol)

性味涩;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偏头痛:野丁香根三至五钱,水煎服。②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野丁香根一两,葛根五钱,水煎服。③治病后头昏,心慌:野丁香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木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木耳药材名称黄木耳拼音Huánɡ Mù ěr别名金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黄木耳Tremella mesentarica Retz. ex Fr.,以

  • 大黄树

    药材名称大黄树拼音Dài Huánɡ Shù别名白走马胎、盐巴菜、木桃果、长叶子老重。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栀子皮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toa orientalis Hemsl.采收

  • 醉针茅根

    药材名称醉针茅根拼音Zuì Zhēn M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

  • 黄花铁线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铁线莲药材名称黄花铁线莲拼音Huánɡ Huā Tiě Xiàn Lián别名狗断肠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黄花铁线莲Clematis intric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山荔枝果

    《中药大辞典》:山荔枝果药材名称山荔枝果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②《贵州草

  • 大果榆

    药材名称大果榆别名黄榆、山榆、毛榆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痰,利尿,杀虫。痰多咳嗽:大果

  • 芸香草

    《中药大辞典》:芸香草药材名称芸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

  • 通城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城虎药材名称通城虎拼音Tōnɡ Chénɡ Hǔ别名定心草、五虎通城、血蒌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通城虎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以根入药。夏秋

  • 水蔗草

    《中药大辞典》:水蔗草药材名称水蔗草拼音Shuǐ Zhè 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