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钓杆柴

钓杆柴

《中药大辞典》:钓杆柴

药材名称钓杆柴

拼音Diào Gǎn Chái

别名钓鱼竿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秋季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小枝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稀不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具柔毛;叶柄长0.7~1.5厘米,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总状花序顶生,长4~9厘米,无毛,花梗长0.3~1厘米;花淡红色,直径0.6~0.8厘米;萼筒筒状,长1~1.2厘米,外面无毛,裂片5,三角形;花瓣倒卵形;雄蕊10~15;心皮1~2,子房顶端有毛。蓇葖果长椭圆形,萼裂片宿存,外面疏被长腺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分布河南、甘肃、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酸甘,凉。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清热止血,治水肿,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钓杆柴

药材名称钓杆柴

拼音Diào Gǎn Chái

英文名Chinese Neillia, Root of Chinese Neillia

别名钓鱼竿、黑楂子、杆杆梢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和毛中绣线梅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枝,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中华绣线梅灌木,高达2m。小枝圆柱形,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钝,微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红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5cm,微被短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长0.8-1cm,早落;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cm,宽3-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有柔毛。花两性;顶生总状花序,4-9cm,花梗长3-10mm,无毛;花直径6-8mm;萼筒钟状,长1-1.2cm,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缘,长3-4mm;花瓣5,倒卵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钝,淡粉红色;雄蕊10-15,花丝不等长,生于萼筒边缘,排成不规则的2轮;心皮1-2,子房先端有毛。花柱直立。蓇葖果长椭圆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长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2.毛叶绣线梅 本种与中华绣线梅很相似,惟小枝、叶柄和叶片下面都具有密毛,叶边缘分裂较深,花梗长(3-3mm)、萼筒(长8-9mm)较短。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

2.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丛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酸、甘;凉

归经肺;膀胱;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止血。主水肿;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墨药材名称墨拼音Mò别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药以陈久者为佳。性味辛,平。①《本草拾遗》:"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白头翁

    《中国药典》:白头翁药材名称白头翁拼音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 蝇虎

    《中药大辞典》:蝇虎药材名称蝇虎拼音Yínɡ Hǔ别名蝇狐、蝇蝗、蝇豹(崔豹《古今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跳蛛科动物短螯蝇虎的全虫。原形态体小,长约1厘米,全身被绒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黄

  • 割舌罗

    药材名称割舌罗拼音Gē Shé Luó别名割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土坛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saluiifolium(L.f.)Wanger.[Grewia sa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野席草根

    药材名称野席草根拼音Yě Xí Cǎo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