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银老梅

银老梅

《中药大辞典》:银老梅

药材名称银老梅

拼音Yín Lǎo Méi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老梅茎、叶、花。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茎分枝成丛,老枝黄色,表皮通常脱落;嫩枝黑褐色,有微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5片,倒卵形或椭圆形,有短尖,基部圆形,全缘,无小叶柄;总叶柄长0.5~1厘米;托叶膜质,先端丝状分叉,黄褐色。数花生于枝端,组成圆锥花序;花萼5片,卵形,先端尖;副萼5片,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瘦果坚果状。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多岩石处或干燥的草坝。分布东北、华北以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镇痛固齿,利尿消水,肠道防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擦患处。

复方①治风热牙痛,牙松动:银老梅茎叶,配石膏白芷、华槲蕨,水煎服。

②固齿:银老梅花擦牙。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银老梅

药材名称银老梅

拼音Yín Lǎo Méi

英文名stem or leaf of Dahurian Cinquefoil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银露梅的茎叶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glabra Lodd.[P.glabrata Willd.;P.fruticosa L.var.mongolica Maxim.;Dasiphora davurica(Nestl.)Kom.et Klob.Ali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银露梅 灌木,高0.3-2m。茎皮纵向剥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疏柔毛。叶为羽状复叶;托叶薄膜质,几无毛;小叶3-5,稀3小叶,上面1对小叶基部下延与轴汇合,叶柄被疏柔毛;小叶片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5-1.2cm,宽4-8m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几圆形,全缘,两面绿色。花两性,顶生单花或数朵,花西风细长;花直径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披针形、倒卵披针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圆钝;花柱近基生,棒状,柱头扩大。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200m的山坡草地、河谷岩石缝中、灌丛有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毕化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利水消胀。主风热牙痛;牙齿松动;胸腹胀满;水液停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擦患处。

复方①治风热牙痛,牙松动:银老梅茎叶,配石膏白芷、华槲蕨,水煎服。②固齿:银老梅花擦牙。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杉藻

    药材名称小杉藻拼音Xiǎo Shān Zǎo英文名Fir Algae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杉藻科植物小杉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g

  • 光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光叶地不容拼音Guānɡ Yè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moothleaf Stephania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全藤属植物光叶地不容的块根。

  • 小接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接筋草药材名称小接筋草拼音Xiǎo Jiē Jīn Cǎo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小杉兰Lycopodium selago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

  • 风箱树

    药材名称风箱树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别名假杨梅、大叶水杨梅、珠花树、水壳木来源茜草科风箱树属植物风箱树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C. occiden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蝼蛄虾

    药材名称蝼蛄虾拼音Lóu Gū Xiā英文名mole cricket别名蝼蛄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蝼蛄虾科动物大蝼蛄虾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pogebia major

  •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别名蓝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

  • 朱蕉

    药材名称朱蕉拼音Zhū Jiāo别名铁树、朱竹、铁莲草、红叶铁树、红铁树出处朱蕉,原名铁树,入药始见于《药性考》。1.《纲目拾遗》载之曰:“(铁树)出东洋,舶上带来,叶如篦箕,生两旁,作细尖瓣。”2.

  • 绿豆芽

    《中药大辞典》:绿豆芽药材名称绿豆芽拼音Lǜ Dòu Yá别名豆芽菜(《本草汇言》)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性味甘,寒。①《纲目》:"甘,

  • 天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韭药材名称天韭拼音Tiān Jiǔ别名茖韭、山葱、茖葱、鹿耳韭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天韭Allium victori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