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雷蘑

雷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蘑

药材名称雷蘑

别名青腿子、巨陡头、口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雷蘑Clitocybe gigantea (Sow.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草原上。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新疆。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1两,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1次服完,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雷蘑

药材名称雷蘑

拼音Léi Mó

别名雷菌、口蘑、青腿子、巨陡头、大青

出处始载于《广菌谱》。

1.《广菌谱》:雷蕈出广西横州,遇雷过即生,须疾采之,稍迟则腐,或老不堪用矣。作羹甚美,亦如鸡纵之属,其价并珍。

2.《吴蕈谱》:雷惊蕈一名戴沙,一名石蕈。二月应惊蛰节候而产,故曰雷惊,时东风解冻,土松气暖,菌花如蕊,菌质外深褐色如赭,褶白如玉,莹洁可爱。

3.《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宣肠益气、散热解表,以及抗菌等功能。

《纲目》鸡纵条下载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大白桩菇和白桩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ucopaxillus giganteus(Sow.ex Fr.)Sing.[Agaricus giganteus Sow.;Clitocybe gigantea(Sow.ex Fr.)Quel.]2.Leucopaxillus candidus(Bres.)Sing.[Clitocybecandida Br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子实体幼小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1.大白桩菇 子实体大型,菌盖宽7-36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中部下凹至漏斗状,污白色、青白色或稍带灰黄色,光滑,边缘内卷至渐伸展。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至污白色,老后青褐色,延生,稠密,窄,不等长。菌柄较粗,长5-13cm,粗2-6cm,基部膨大,向上较细。白色至青白色,光滑,肉质。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6-8)μm×(4-6)μm。褶缘囊状体棍棒状,(30-33)μm×(5.6-7)μm。

2.白桩菇 子实体较大。菌盖宽7-15cm,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白色,光滑,边缘平滑内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稠密,窄,近延生,不等长。菌柄近柱状,白色,长5-7cm,粗2-3cm,光滑,内实。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6.3)μm×(3-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大白桩菇 生于林中草地上,夏、秋季单生或群生,常形成蘑菇圈,子实体产生在圈带的外缘,地下形成黄褐色、不规则的菌核。

2.白桩菇 生于云杉林中地上。

资源分布:1.大白桩菇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浙江、福建、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2.白桩菇 分布于黑龙江、山西、青海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大白桩菇 菌盖扁半球形,或中央下凹呈漏斗形,直径7-36cm,污白色、青白色或微灰黄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黯污白色或青褐色。菌柄圆柱形,基部膨大。长5-13cm,直径2-6cm,白色或青白色。气微,味淡。

2.白桩菇 菌盖直径7-15cm,类白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长5-7cm,直径2-3cm,类白色,内实。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甾体化合物如 5α-胆甾-7-烯-3β-醇(5α-cholest-7-en-3β-ol),麦角甾醇(ergoster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 其培养液中含聚乙炔(polyacetylene)等化合物。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透疹;消食;抗痨。主感冒咳嗽;麻疹透发不畅;食积停滞;脘腹胀满;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米口袋

    药材名称小米口袋别名地丁[内蒙古]来源豆科小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 (Georgi) A. Bo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虫笋

    药材名称虫笋拼音Chónɡ Sǔn出处《新中医药》62:36,195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亮叶桦皮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皮药材名称亮叶桦皮拼音Liànɡ Yè Huà Pí别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

  • 盾果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果草药材名称盾果草别名盾形草来源紫草科盾果草属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4~6月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

  • 印度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印度菩提树皮药材名称印度菩提树皮拼音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原

  • 拐芹

    药材名称拐芹拼音Guǎi Qín别名紫金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间未开花前采挖,洗净,晒干。原形

  • 荚蒾子

    药材名称荚蒾子拼音Jiá Mí Z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果实。性味《唐本草》:"味甘。"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

  • 白首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首乌药材名称白首乌拼音Bái Shǒu Wū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块根入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