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革叶茴芹

革叶茴芹

药材名称革叶茴芹

拼音Gé Yè Huí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mpinella coriacea (Franch.) de Boiss. [Carum coriace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长达10cm。茎常单生,中、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叶和茎中、下部叶有柄;叶片近革质,心形,长2-5cm,宽1-3cm,背面被毛,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无柄,3裂或近于羽状分裂,裂片披会形。复伞形花序;总苞片1-2,线形,或无;伞辐8-20,有毛;小总苞片1-3,线形,短于花柄;无萼齿;花瓣白色,基部楔形,先端凹陷,有内折小舌片。果实卵球形,有毛;每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油管2-4。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50-3200m的沟边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胃寒腹痛;风寒湿痹;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榔榆皮

    《中药大辞典》:榔榆皮药材名称榔榆皮拼音Lánɡ Yú Pí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或根皮。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榔榆,又名:樠木(《左传》),

  • 小豆柴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villosa (wall. Ex C.B.Clarke

  • 姜叶三七

    药材名称姜叶三七拼音Jiānɡ Yè Sān Qī别名姜七、内消子、土三七、打不死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圆形或椭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山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茶花药材名称山茶花拼音Shān Chá Huā别名茶花来源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药。根全年可采;花春冬采,晒干或烘干

  •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药材名称象肉拼音Xià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

  • 绣球花

    药材名称绣球花拼音Xiù Qiú Huā别名八仙花、粉团花来源虎耳草科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inge,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多有

  • 百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草药材名称百日草来源菊科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用法用量0.5~1两;

  • 锅粑

    药材名称锅粑拼音Guō Bā别名饭焦、焦锅粑来源米饭贴锅烧成焦黄色者。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厚肠胃,助消化。饭食成积,伤寒食复(病后消化障碍,食积腹痛)。焦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服1~2钱,温水送服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