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革耳

革耳

药材名称革耳

拼音Gé ěr

别名木上森、八担柴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野生革耳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us rudis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革质,菌盖宽3-9cm。半球形,后扇形或扁漏斗形;盖面干,有密的绒毛或粗毛,淡肉堇色,后淡黄褐色或赭褐色;盖缘初时内卷,后近平展,被密绒毛。菌肉较薄,初时柔软,后变为革质,干后呈木栓质,味稍苦。菌褶延生,密,幅窄,白色至微红色,后浅黄褐色。菌柄偏中生,短,长1-3cm,粗0.2-0.8cm。圆柱形,与盖面同色,有粗毛,强韧,革质,中实。囊状体圆柱形至棒状,(45-50)μm×(10-13)μm。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6-8)μm×(3-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杨、柳、桦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或伐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甘肃、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革质,中部下凹,或呈漏斗形,直径2-9cm,菱色、茶色或锈褐色,表面有粗毛。菌肉较薄,革质或木栓质。菌褶稠密,窄,不等长,浅黄褐色。菌柄革质,偏生或近侧生,长0.5-2cm,直径0.2-1cm,色同菌盖,表面有粗毛,内实。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疮疡肿痛或溃破;癞疮;杨梅毒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姜黄草

    药材名称姜黄草拼音Jiānɡ Huánɡ Cǎo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

  • 枪花药

    药材名称枪花药拼音Qiānɡ Huā Yào英文名flower of Hypoestes别名大叶理肺药出处始载于《云南临沧、耿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chn

  • 风化硝

    药材名称风化硝拼音Fēnɡ Huà Xiāo来源芒硝的一种风化产品。一般以冬季制作为宜,将芒硝放入平底盆中,置于通风处吹晾,待表面产生白霜,将其刮下即得。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咸、苦,寒。功

  • 虎尾兰根

    药材名称虎尾兰根拼音Hǔ Wěi Lá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2.Sansevieria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新木姜子

    药材名称新木姜子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姜子或浙江新木姜子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L

  • 西藏花木通

    药材名称西藏花木通来源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以茎藤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水肿,膀胱炎,尿

  • 欧泽芹

    药材名称欧泽芹拼音ōu Zé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欧泽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um latifoli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90cm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漂摇豆

    《中药大辞典》:漂摇豆药材名称漂摇豆拼音Piāo Yáo Dòu别名瓢摇豆(《履巉岩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巢菜&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