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肠薯蓣

马肠薯蓣

药材名称马肠薯蓣

拼音Mǎ Chánɡ Shǔ Yù

别名三叶薯、野山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长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皮黑褐色,粗糙,有时表皮块状剥离。茎左旋,有纵长条纹,常微带紫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常有3种类型:一是全株单叶,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二是茎基部为单叶,中部以上为3-5中裂至全裂;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被针形,长5-16cm,宽1.5-5cm,先端骤凸,基部较狭而圆钝,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斜卵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或总状,腋生,有时分枝,雄花单生或2-4朵簇生;花被紫色,先端6裂,开花时平展;雄蕊6,花药3大3小,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蒴果三棱形,基部较狭,每棱翅状,近半圆形,成熟后深棕色,有光泽;种子每室2枚,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血;消肿。主痈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2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棱麻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药材名称六棱麻拼音Liù Lénɡ M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根茎。四月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

  • 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韦药材名称瓦韦拼音Wǎ Wéi别名剑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叶骨牌草、金星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

  • 落葵子

    药材名称落葵子拼音Luò Kuí Zǐ别名落葵实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采收和储藏:7-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

  • 空青

    《中药大辞典》:空青药材名称空青拼音Kōnɡ Qīnɡ别名青油羽、青神羽(《石药尔雅》),杨梅青(《本草图经》)。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球形或中空者。性味甘酸,寒。有小毒。①《

  • 蕨菜

    药材名称蕨菜拼音Jué Cài别名龙爪菜、锯菜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斜生,被有浅棕色至棕

  • 干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檀香药材名称干檀香别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沙针、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性味辛、微苦,凉

  • 红毛五加皮

    《中药大辞典》:红毛五加皮药材名称红毛五加皮拼音Hónɡ Máo Wǔ Jiā Pí别名川加皮,刺加皮(《药材资料汇编》),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药志》)。出

  • 吹火筒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药材名称吹火筒拼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

  • 上石田螺

    药材名称上石田螺拼音Shànɡ Shí Tián Luó别名金耳环、打不死、石钱、上树田螺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倒卵叶伏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mmaphyllum microphy

  • 掌叶半夏

    药材名称掌叶半夏拼音Zhǎnɡ Yè Bàn Xià别名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6~7月挖取块茎,洗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