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麻布七

麻布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布七

药材名称麻布七

拼音Má Bù Qī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以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苦、辛、咸,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2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麻布七

药材名称麻布七

拼音Má Bù Qī

别名破骨七、麻布袋(《贵州民间药物》),统天袋、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陕西中草药》)。七连环(《药学学报》10:692,1966)。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高乌头。夏、秋采牧。

原形态高乌头,又名:穿心莲乌头,穿心莲牛扁

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茎直立,高约1米,略有棱,中空,上生稍弯曲的短毛。基生叶1,有长柄,叶柄基部呈鞘状;叶片肾圆形,5~7掌状深裂,裂片倒楔形,又有2浅裂,边缘有锐头缺刻,下面叶脉被金黄色短毛,边缘较密,上面除边缘外,无毛。茎生叶较小,柄极短。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紫色,约10朵,疏生;萼5片,呈冠状,上萼片圆筒形,侧萼片扁圆,内面顶端密生硬毛;下萼片卵圆形;花瓣2,具长爪;雄蕊多数,花丝基部扩大成长椭圆形之翼;心皮3。蓇葖果3枚,无毛。

生境分部多生于大山丛林间。分布贵州、湖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甲碱、乙碱、丙碱。甲碱的红外和紫外光谱与毛茛花乌头碱相同。

性味苦辛,温,有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苦辛咸。"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治风湿腰腿痛,痧气腹痛,胃痛,心悸,跌打劳伤,瘰疬,疮疖。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胃气痛。"

②《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治痧症腹痛,胃气痛,心悸,跌打损伤。"

③《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腿痛,劳伤,疮疖,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痧症心气痛:麻布袋、青藤香,各等分。研末,成人每次五分,小儿每次二至三分,开水吞服。

②治跌打损伤:麻布袋五钱。泡酒,早晚服。

③治心悸:麻布袋一钱(研末),木香五分。蒸甜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瘰疬:统天袋、金牛七各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麻布七

药材名称麻布七

拼音Má Bù Qī

英文名Root of Tall Monkshood

别名破布七、麻布袋、统天袋、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碎骨还阳、破骨七、七连环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或将根撕开,除去内附黑皮,晒干。

原形态高乌头,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茎直立,高约1m,略有棱,中空,上生稍弯曲的短毛,基生叶1,有长柄,叶柄基部呈鞘状;叶片肾圆形,5-7掌状深裂,裂片倒楔形,又有2浅裂,边缘有锐头缺刻,下面叶脉被金黄色短毛,边缘较密,上面除边缘外,无毛。茎生叶较小,柄极短。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紫色,约10朵,疏生;萼5片,呈冠状,上萼片圆筒形,侧萼片扁圆,内面顶端密生硬毛;下萼片卵圆形;花瓣2,具长爪;雄蕊多数,花丝基部扩大成长椭圆形之翼;心皮3。蓇葖果3枚,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7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四川、贵州。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从根头处分枝,长10-20cm,中部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粗糙,或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可见多数裂生细根纵向排列或似网状。质坚硬,能折断,断面淡黄棕色,有的根中央已枯朽成空洞状。气微,味辛、苦、微麻。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根上段的一侧有凹沟,中央有多个外韧型维管束排成一环,其内侧为一个木质束环,中心部分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形成空隙;中段可见数个裂生中柱,每个中柱各包含1-2个维管束,内侧往往有木质部束,中央为大空隙。支根呈原生中柱状。本品薄壁细胞中含细小的淀粉粒,直径4-8μm。

化学成分根含牛扁酸单甲酯(lycaconitic acid monomethyl ester),刺乌头碱(lappaconitine),毛茛叶乌头碱(ranaconitine)。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 刺乌头碱(LA)及N-脱乙酰刺乌头碱(DLA)均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LA1-6mg/kg,DLA1-10mg/kg皮下或腹腔注射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或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所致炎性增生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切除双侧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不引起胸腺萎缩,也不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表晨其抗炎作用与肾上腺无明显关系。

2.镇痛作用 小鼠扭体法测得LA皮下注射1mg/kg,2mg/kg,4mg/kg,8mg/kg可使扭体数减少15%、48%、67%和96%,DLA皮下注射1.25mg/kg,2.5mg/kg及10mg/kg分别减少23%,41%,51%及81%,ED50,LA为3.5mg/kg,DLA为2.3mg/kg。热板法测得DLA15mg/kg,20mg/kg腹腔注射可使痛阈于15min提高79%及137%,纳洛酮不影响其镇痛效果。甲醛所致小鼠足疼痛LA皮下注射的ED50为3.9mg/kg,DLA为7.1mg/kg,同法测得吗啡为3.2mg/kg。小鼠与猴实验均证明刺乌头碱无成瘾性。

3.解热作用 皮下注射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腹腔注射LA6mg/kg或DLA15mg/kg均有显着解热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很短。

4.局麻作用 小鼠大腿北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引起坐骨神经阻滞症候群的ED50,DLA为0.076mg/kg。0.1%刺乌头碱溶液对兔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0.05%皮下注射对豚鼠有浸润麻醉作用,对小鼠坐骨神经有传导阻滞作用。

5.毒性 小鼠LD50腹腔注射、皮下注射DLA为23.5(23.1-24.0)mg/kg和36.4(34.2-38.7)mg/kg,LA腹腔注射为10.5(10.2-10.9)mg/kg;大鼠LD50腹腔注射DLA为29.9(29.5-30.4)mg/kg,LA为9.9(9.6-10.2)mg/kg。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心;肝;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主风湿腰腿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瘰疬;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服,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搽。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复方①治痧症心气痛:麻布袋、青藤香,各等分。研未,成人每次五分,小儿每次二至三分,开水吞服。②治跌打损伤:麻布袋五钱。泡酒,早晚服。③治心悸:麻布袋一钱(研未),木香五分。蒸甜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④治瘰疬:统天袋、金午七各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似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胃气痛。

2.《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治疹症腹痛,胃气痛,心悸,跌打损伤。

3.《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腿痛,劳伤,疮疖,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莨菪

    药材名称莨菪拼音Lànɡ Dànɡ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性味(子)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

  • 黑皮跌打

    《中药大辞典》:黑皮跌打药材名称黑皮跌打拼音Hēi Pí Diē Dǎ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黑风藤的根、藤。全年可采。原形态黑风藤,又名:

  • 鸭儿芹根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贵州

  • 大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大飞天蜈蚣别名肥力漆、红根叶、退黄藤来源漆树科大飞天蜈蚣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

  • 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蜀葵花药材名称蜀葵花拼音Shǔ Kuí Huā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

  • 冷水丹叶

    药材名称冷水丹叶拼音Lénɡ Shuǐ Dān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叶。功能主治治化脓疮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异穗卷柏

    药材名称异穗卷柏拼音Yì Suì Juǎn Bǎi英文名Extensive Spikemos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

  • 对生耳蕨

    药材名称对生耳蕨拼音Duì Shēnɡ ěr Jué别名蜈蚣草、灰贯众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对生耳蕨Polystichum deltodon (Bak.)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冬里麻

    《中药大辞典》:冬里麻药材名称冬里麻拼音Dōnɡ Lǐ Má别名柳莓(《植物学大辞典》),水麻(《中国树木分类学》),水麻柳(《贵州植药调查》),水苏麻(《贵州草药》)。出处《峨嵋药植》来源

  • 黄茶根

    药材名称黄茶根拼音Huánɡ Chá Gēn别名女儿茶、岩果紫、女儿红、紫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异叶鼠李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heterophylla Ol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