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红菇

黑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红菇

药材名称黑红菇

别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红菇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南、云南。

性味微咸,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红菇

药材名称黑红菇

拼音Hēi Hónɡ Gū

别名稀褶红菇、大黑菇、黑蘑菇、稀褶黑菇、猪仔菇、火炭菌、火炭菰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黑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Agaricus ningricans Bu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6-15cm。平展而中凹。初污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最后呈炭黑色。菌肉灰白色,受伤后先变红,后变黑。菌褶白色,后变黑色,褶片厚而稀疏。褶间时有横脉。菌柄短圆柱形,长4-8cm,粗2-3cm,多实心。孢子无色,(7-9)μm×(6-7)μm,近球形,有小疣和脊突,结联成不规则网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地,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中部下凹。直径6-15cm,棕灰色或暗灰色,边缘光滑。菌肉灰白色、红色或黑色。菌褶较疏,长短不一,类白色、灰红色或黑色,褶间时有横脉。菌柄粗短,圆柱形,长4-6cm,直径2-2.8cm,色同菌盖。气微,味淡;有毒。

化学成分子实体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

药理作用黑红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为60%。

性味辛;微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寒湿;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关节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浸酒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水莲药材名称倒水莲拼音Dào Shuǐ Lián别名金鸡尾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峨眉唐松草Thalictrum omeiense W. T. Wang et

  • 岩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筋菜药材名称岩筋菜拼音Yán Jīn Cài来源岩梅科岩筋菜属植物岩筋菜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Shortia thibetic

  • 海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药材名称海胆拼音Hǎi Dǎn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

  • 地血香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药材名称地血香拼音Dì Xuè Xiānɡ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广西中草药》),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西洋菜干

    《中药大辞典》:西洋菜干药材名称西洋菜干拼音Xī Yánɡ Cài Gān出处《生草药手册》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冬、春收采,晒干。原形态豆瓣菜,又名:水芥菜、水蔊菜、水

  • 毛八角枫

    药材名称毛八角枫拼音Máo 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龙须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毛八角枫的侧根、须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kurzii Crai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

  • 谷皮藤

    药材名称谷皮藤拼音Gǔ Pí Ténɡ别名藤葡蟠、黄皮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et Zucc.采收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星宿菜

    药材名称星宿菜拼音Xīnɡ Xiù Cài别名假辣蓼、泥鳅菜(《广州植物志》),红根草(《福建民间草药》),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黄鳅窜、红

  • 草鞋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鞋青药材名称草鞋青别名鹅仔草来源蕨类金星蕨科新月蕨属植物单叶新月蕨Abacopteris simplex (Hook.) Chi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微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