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豆蔻散

丁香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豆蔻散

药方名称丁香豆蔻散

处方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甘草(炙)、丁香,各三两半;苍术(去皮)七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及积寒久痢,纯白或白多赤少,日夜无度,或脾胃虚寒,泄泻日久,愈而复发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温服。

如不及煎,入盐少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六:丁香豆蔻散

药方名称丁香豆蔻散

处方三棱(炮)5两,木香(不见火)5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5两,芍药5两,肉豆蔻(炮)5两,人参(去芦)5两,干姜(炮)5两,茯苓(白者,去皮)5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3两半,甘草(炙)3两半,丁香3两半,苍术(去皮)7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脐腹(疒丂)痛,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及积寒久痢,纯白或白多赤少,日夜无度;或脾胃虚寒,泄泻日久,愈而复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8分,空心、食前温服。如不及煎,以盐少许,汤点服亦得。

摘录《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睾丸汤

    药方名称睾丸汤处方白芍2两,小茴香3钱,橘核1钱,柴胡1钱,沙参5钱。功能主治平肝气。主厥阴受寒,睾丸作痛,两胁胀痛,按之益疼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六味汤

    《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六味汤药方名称六味汤处方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功能主治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2

  • 加味佛手散

    《济阴纲目》卷十三:加味佛手散药方名称加味佛手散处方当归川芎黄耆(蜜炙)各30克柴胡前胡各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桃

  • 升麻胃风汤

    药方名称升麻胃风汤处方升麻6克白芷当归葛根苍术各3克甘草5克柴胡藁本羌活黄柏草豆蔻各0.9克麻黄(不去节)1.5克蔓荆子0.6克功能主治治胃风。面肿似浮,能食,麻木,牙关紧急,目内蠕瞤。用法用量上药加

  • 黑鱼汤

    药方名称黑鱼汤处方豨莶叶、鱼不拘多少。制法用豨莶叶铺在锅底,中间放鱼,上以叶覆之,白水煮熟,食鱼肉并汁;其叶取出,晒干磨未,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癣疮。用法用量服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 抵金丹

    《鲁府禁方》卷四:抵金丹药方名称抵金丹处方蚕沙4两,绿豆粉(炒黄)4两,枯矾2两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扑伤损,闪扭骨窍。用法用量酽醋调敷患处,厚纸贴之,绢布缚绑之,换敷3-4次。注意宜常饮黄酒,

  • 洗面香皂丸

    药方名称洗面香皂丸处方甘松藁本香附茯苓细辛三奈茅香川芎白丁香白芷明胶白及白蔹各30克 牵牛(炒)瓜蒌根楮实冰片各15克 肥皂750克(煮,去皮)绿豆200克(略炒)制法上药,除后二味外,共为细末,肥皂

  • 解毒快斑汤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解毒快斑汤药方名称解毒快斑汤处方羌活、防风、升麻、葛根、柴胡、川芎、白芷、紫草、桔梗、甘草、麻黄(炒)。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解热毒,令痘易出易靥。主疮疹发热,热气甚者,其毒必多,

  • 鬼臼汁

    药方名称鬼臼汁处方生鬼臼1两。功能主治黑黄。用法用量上捣绞取汁1小盏,服之即愈。如无生鬼臼,即用干者为末,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宜先烙口中黑脉,次烙百会穴,又烙玉泉、足阳明、章门、心俞、下

  • 宽气汤

    《百一选方》卷六:宽气汤药方名称宽气汤别名缩砂香附汤(《世医得效方》卷三)。处方香附子180克(砂盆内打令净洁,焙干)乌药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台者)缩砂仁30克甘草37.5克(炒)制法上药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