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透膈汤

丁香透膈汤

《得效》卷五: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丁香5钱,沉香5钱,木香5钱(不见火),人参(去芦)半两,青皮(去白)1两,神曲1两,茯苓(去皮)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姜汁制)2两,草果仁2两,藿香叶(去上)2两,半夏(泡7次)2两,缩砂仁(去壳)2两,白豆蔻(去壳)1两,白术(去芦,炒)1两,麦糵(炒)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气满不快,饮食不入,胸膈痞闷,或时膨胀,腹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1个同煎,去滓热服。

摘录《得效》卷五

医学入门》卷八: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丁香2分半,木香2分半,麦芽2分半,青皮2分半,肉豆蔻2分半,白豆蔻2分半,沉香3分,藿香3分,陈皮3分,厚朴3分,甘草7分半,草果1分半,神曲1分半,半夏1分半,人参5分,茯苓5分,砂仁5分,香附5分,白术1钱。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医统》卷二十三: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6分,半夏(制)6分,厚朴(制)6分,甘草(炙)6分,藿香3分,砂仁(炒,研)3分,肉豆蔻(面包煨)3分,白豆蔻3分,丁香3分,木香3分,香附子(炒)3分,沉香3分,草果3粒,神曲(炒)5分,青皮5分,麦芽5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不和,恶心痰逆或呕吐,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温服。

注意忌生冷。

摘录《医统》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补泄石斛丸

    药方名称补泄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半两(去苗),萆薢半两(锉),独活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天麻半两,海桐皮半两(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微炒),沉香半

  • 地黄肉桂汤

    药方名称地黄肉桂汤处方党参(去芦,米炒)3钱,熟地4钱,半夏(制)2钱,归身2钱,吴萸(泡)7分,肉桂(去皮,另炖)6分。功能主治热补。主反胃,病在下焦,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久而反出。摘录《不知医

  • 蛇胆陈皮散

    药方名称蛇胆陈皮散处方蛇胆汁100g陈皮(蒸)600g性状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粉末;气微香,味甘、辛、微苦。炮制上二味,陈皮粉碎成细粉,与蛇胆汁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即得。功能主治顺气化痰,祛风健胃。

  • 化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化虫丸药方名称化虫丸处方胡粉(炒)1.5千克鹤虱(去土)1.5千克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白矾(枯)375克制法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杀肠中诸虫。治

  • 调顺阴阳汤

    药方名称调顺阴阳汤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香附1钱,当归1钱,川芎8分,白芍8分,山药1钱,乌药1钱。功能主治调顺阴阳。主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瓜蒌竹茹汤

    药方名称瓜蒌竹茹汤处方瓜蒌根、青竹茹功能主治阴阳易。热气上冲,胸中烦闷,手足挛拳,搐搦如风状。用法用量用水煎,调烧裩散在内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 黄连白术饮

    药方名称黄连白术饮处方黄芩、黄连、生地、白术、石斛、甘草、人参。功能主治中消,不能用下法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四

  • 四物附子汤

    药方名称四物附子汤处方附子(炮.一钱半)肉桂(二钱)白术(三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不得屈伸。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

  • 胃苓汤

    药方名称胃苓汤处方甘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龙骨粉膏

    药方名称龙骨粉膏处方大虾蟆1枚(自死者),乱发1块(鸡子大),猪脂1斤。功能主治久痈疮,败坏成骨疽。用法用量上药纳脂中煎之,二物略消尽,下待冷,更纳盐1合搅和之。末龙骨,粉疮四面,厚2分,以膏着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