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三仁葱豉汤

加味三仁葱豉汤

蒲辅周方:加味三仁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仁葱豉汤

处方藿香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仁3克,厚朴6克,法半夏6克,白蒺藜0克,菊花6克,僵蚕6克,豆豉9克,葱白3寸(后下),六一散15克(布包煎),竹叶4.5克。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调和三焦。主风、暑、湿邪,合袭为患。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蒲辅周方

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千家妙方》卷上:加味三仁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仁葱豉汤

处方藿香2钱,杏仁2钱,苡仁4钱,白蔻1钱,厚朴2钱,法半夏2钱,白蒺藜3钱,菊花2钱,僵蚕2钱,豆豉3钱,葱白(后下)3寸,六一散(包煎)5钱,竹叶1钱半。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调和三焦。主风暑湿合病(乙型脑炎)。

临床应用乙型脑炎陈某某,女,4岁。1964年8月15日诊。发热8天,住院5天,诊为乙脑。头痛剧烈,烦躁,昏睡,汗出时体温即降,小便少,大便干,舌淡苔黄腻,脉浮滑数。由风暑湿合病,治宜祛风利湿,调和3焦。投以上方。8月17日复诊,周身有微汗,体温正常,头痛已除,大便尚干,前方去葱白,豆豉,加神曲1钱半、槟榔1钱半,调治而愈。

摘录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千家妙方》卷上

猜你喜欢

  • 胶艾榴皮汤

    药方名称胶艾榴皮汤处方阿胶2两,艾叶2两,酸石榴皮2两。功能主治妊娠注下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纳胶令烊,分3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艾叶温血,阿胶佐之;榴皮固脱,艾

  • 补络补管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补络补管汤药方名称补络补管汤处方生龙骨30克(捣细)生牡蛎30克(捣细)萸肉30克(去净核)三七6克(研细,药汁冲服)功能主治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服后血犹不止者,加赭石细末

  • 金真丸

    药方名称金真丸处方川大黄(锉碎,微炒)、商枳实(面炒)、槟榔、黑牵牛(一半生,一半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焦气壅,结痞心胸,大便不通,伤寒下症,已服承气不利,服此百粒

  • 备急膏

    药方名称备急膏处方川鸡头半两(烧为灰),腻粉1分,龙脑1分。制法上为末。以黄牛胆汁调成膏,以瓷器盛。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续以豆淋酒投之。摘录《圣惠》

  • 滋肾固冲汤

    药方名称滋肾固冲汤处方生地15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黄柏9克,血余炭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侧伯叶30克,龟板12克,旱莲草12克,藕节炭12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清热固冲。主肾阴不足

  • 顶珠丸

    药方名称顶珠丸处方木香1分,丁香1分,淡豉1分,硇砂(醋浸半日,并晒干)1分,朱砂(研细)1分,巴豆(去油)1钱半。制法上为末,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气块痛,久年脾积癖瘕之疾。用法用量轻者

  • 豆粉散

    药方名称豆粉散处方绿豆粉。制法将上药于石器内炒黄,湿地上出火毒,研细。功能主治下注脚膝生疮,不可垂脚,肿痛。用法用量先以温水洗疮,干敷。甚者再敷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苏气汤

    药方名称苏气汤处方乳香末3克没药末3克 苏叶9克荆芥9克当归15克 丹皮9克大黄3克桃仁14粒 羊踯躅1.5克 山羊血末1.5克白芍15克功能主治治从高坠下,昏死不苏。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

  • 胜金圆

    药方名称胜金圆处方槟榔四两,常山(酒浸.蒸.焙)一斤。炮制上为末,水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盖因外邪客于脏腑,生冷之物内伤脾胃,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多热少,或寒少热

  • 旱莲草散

    药方名称旱莲草散处方旱莲草子。制法上药瓦上焙,研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家藏经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