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竹沥汤

加味竹沥汤

《医醇剩义》卷一:加味竹沥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沥汤

处方麦冬2钱,石斛3钱,羚羊角1钱5分,橘红1钱,胆星5分,僵蚕1钱5分(炒),天麻8分,淡竹沥半杯,姜汁1滴(同冲服)。

功能主治中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灵窍,昏不知人,证属中腑者。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广嗣纪要》卷九:加味竹沥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沥汤

处方竹沥1合,黄芩1钱,麦冬1钱,知母1钱,白茯苓1钱半。

功能主治子烦。妊娠3-4月,因心包、三焦二经气逆,致烦闷不安,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加炒黄柏3分,煎1盏,入竹沥再煎1-2沸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九

猜你喜欢

  • 莪术散

    《寿世保元》卷七:莪术散药方名称莪术散处方香附3两,当归(酒洗)1两,莪术(醋煨)1两,玄胡索1两,赤芍药1两,枳壳(麸炒)1两,熟地黄1两,青皮(去瓤)1两,白术(去芦)1两,黄芩1两,三棱(醋煨)

  • 麻仁圆

    药方名称麻仁圆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末)、山蓣、防风(去叉.枝)、山茱萸、车前子、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大黄(半蒸半生

  • 拘痛饮

    药方名称拘痛饮处方当归、白术、黄耆、牛膝、独活、干姜(炮)、僵蚕、官桂、甘草、桑寄生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遍身疼痛,手足拘挛。用法用量每服4钱,滚水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凤麟膏

    《异授眼科》:凤麟膏药方名称凤麟膏处方上好羊脑炉甘石8两(打如莲子大,1分重为则。用新铜罐盛入童便,浸49日,滤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为细末,用缸片1大块

  • 痘后回毒膏

    药方名称痘后回毒膏处方麻油4两,番木鳖1两(去毛)。制法上同煎枯,捞出木鳖,入壮人头发3两,熬化,滴水成珠,加飞丹2两,收成膏。功能主治痘后余毒,兼治诸般热毒。用法用量外贴。摘录《蕙怡堂方》卷四

  • 甘露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药方名称甘露饮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

  • 槐角煎丸

    药方名称槐角煎丸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黄药子1两,甘菊花1两,人参1两,何首乌1两5钱,苦参1两5钱,荆芥穗2两,防风2两,槐角(并仁,另放)4两,皂角(不蛀者)4两(水1斗煮软,揉

  • 解语汤

    《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解语汤药方名称解语汤别名《资寿》解语汤(《古今医统》卷八)。处方附子(炮)防风(去芦)天麻酸枣仁(炒)各30克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甘草(炙)羌活各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药方名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别名桂枝龙骨牡蛎汤、桂甘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1两(去皮),甘草2两(炙),牡蛎2两(熬),龙骨2两。功能主治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心摩,失

  • 华佗救脱阳方

    药方名称华佗救脱阳方处方葱白1握,附子1个(重1两,切8片),白术5钱,干姜5钱,木香2钱。功能主治寒中三阳,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似乎中风及厥逆,唇青囊缩,无脉或卒倒,尸厥脱阳等证。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