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葱豉汤

加味葱豉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荆芥2钱,香豉2钱,艾叶3钱,桑枝5钱,广皮2钱,葱白1根。

功能主治疏解表邪。主感受风寒,妊娠腹痛,头身俱痛,恶寒无汗,胸闷不舒,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幼科七种大全·治验》: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3钱,葱白3寸,桂枝6分,橘红5分,半夏5分,赤苓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水肿已1月,小便不利,脉沉细。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服。

各家论述淡豉,肾之谷也;葱白,肺之菜也;桂枝和卫去风;二陈宣布痰水;不专于利而水自利,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临床应用水肿:族孙患水肿已经1月,头面、四肢、腹、背、阴囊无处不肿,腹现青紫筋,肤如熟李子,脉沉细。服利水健脾药、小便不利。予曰:利之不应,此风水也。经曰: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传为胕肿,名曰风水。水无有不下,水之不利,实由于风,风去则水自行矣。为制加味葱豉汤。2剂松,又2剂汗出,水行病遂愈。

摘录《幼科七种大全·治验》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葱白荆芥薄荷牛蒡子、象贝母、橘红连翘

功能主治产后风温。新产风邪犯肺,鼻塞声重,气逆,咳痰。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猜你喜欢

  • 胡粉牛黄丸

    药方名称胡粉牛黄丸处方胡粉3钱,牛黄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胆1个,取汁,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蛔动,腹内时时疼痛。用法用量5岁儿每服7丸,温水送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 二妙种子丸

    药方名称二妙种子丸处方覆盆子(去蒂,炒过,酒蒸)8两,蛇床子(去壳,取净仁,微炒)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种子。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引《简易方》

  • 柴胡生化汤

    药方名称柴胡生化汤处方柴胡(酒炒)1钱,川芎2钱,当归5钱,桃仁13粒,炙甘草5分,炮姜5分,荆芥1钱,酒炒黄芩1钱。功能主治产后郁冒寒多,复汗,身热。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冲服。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 巴石丸

    药方名称巴石丸处方白矾(飞令霜白,谓之巴石)。制法上为细末,以熟猪肝(牛肝尤佳)为丸。功能主治气痢。用法用量空心米饮送下。如食素人以蒸饼为丸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肘后方》

  • 发痘散

    药方名称发痘散处方生黄耆2钱,甘草5分,当归1钱,桔梗1钱,荆芥1钱,防风2分。功能主治痘疮初出,因气虚而不能送发于外,隐于肌肉之间,不见点粒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水火两补汤

    药方名称水火两补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2克茯神15克车前子9克人参6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肉桂3克白术15克牛膝9克功能主治治关格。肾气衰惫,膀胱闭结,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便不得出

  • 瘰疬酒

    药方名称瘰疬酒处方臭牡丹、烧酒。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以臭牡丹浸烧酒服之,须连续饮用。未溃者,约一月时间即可痊愈。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黑归脾汤

    药方名称黑归脾汤处方归脾汤加大熟地。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 夹纸膏

    《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夹纸膏药方名称夹纸膏处方黄丹(炒)轻粉儿茶没药雄黄血竭五倍子(炒)银朱枯矾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治臁疮,疮面色紫,腐烂臭秽,时时痒痛。用法用量视疮面大小,剪油纸两张,夹药

  • 胡椒青盐丸

    药方名称胡椒青盐丸处方附子2个(9钱重者,炮,去皮脐,切细),青盐2两(别研),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浸,炙)1两,人参(去芦头)1两,木香1两,白术1两,沉香(锉)1两,丁香1两,茴香(炒)1两,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