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启脾丸

启脾丸

《中国药典》:启脾丸

药方名称启脾丸

处方人参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甘草50g陈皮50g山药100g莲子(炒)100g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麦芽(炒)50g泽泻50g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百一选方》卷二:启脾丸

药方名称启脾丸

处方人参白术青皮(汤洗,去瓤)神曲(炒)麦芽(炒)陈皮(汤洗,去瓤)厚朴(去粗皮,锉,姜制一宿,炒)缩砂仁干姜(炮)各30克甘草(炒)4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细嚼,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二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启脾丸

药方名称启脾丸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干山药莲肉各30克山楂(蒸,去核)甘草(蜜炙)陈皮泽泻各15克

制法上各为细末,荷叶煮汤,以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中。治小儿伤食,呕吐泄泻,腹胀腹痛,小儿疳积,面黄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绝瘴散

    药方名称绝瘴散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升麻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防己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桔梗(炒)半两

  • 胶地丸

    药方名称胶地丸处方阿胶2两(蛤粉炒,为末),大生地2两(酒蒸熟,杵膏)。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血。主孕妇血尿。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如急时,每样2钱,水煎服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 连翘橘红汤

    药方名称连翘橘红汤处方甘草、半夏、橘红、茯苓、大黄(煨)、连翘、桔梗、柴胡。功能主治头顶下,痰核结块。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女科指南》

  • 倍榆散

    药方名称倍榆散处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脱肛。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1钱,米饮调下。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鳖甲干漆散

    药方名称鳖甲干漆散处方鳖甲、琥珀、大黄、干漆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血瘕症癖。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少时恶血即下。若妇人小肠中血下尽,即休服也。摘录《产科发蒙》附录

  • 川芎煎

    药方名称川芎煎处方老大芎不拘多少。功能主治风痹,骨节痛。用法用量上药磨汁煎服。1盏2盏即安。摘录《十便良方》引《鸡峰》(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

  • 柴胡饮子

    《宣明论方》卷四:柴胡饮子药方名称柴胡饮子别名人参柴胡饮子(《医门法律》卷五)。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

  • 风六合汤

    《元戎》:风六合汤药方名称风六合汤别名六合汤处方四物汤加秦艽、羌活。功能主治风虚眩晕,血虚眩晕,及死血眩晕。用法用量六合汤(《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增补内经拾遗》本方用法: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 贞元饮

    药方名称贞元饮处方熟地黄21~60克 炙甘草3~9克当归6~9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亏损,气短似喘,呼吸急促,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3~5片

  • 没药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没药散药方名称没药散处方没药(一两)独活(一两半) 晚蚕沙(微炒.一两半) 芎藭(一两半)防风(去芦.一两)蔓荆子(一两)当归(一两)赤芍药(一两) 桂心(一两)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