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固经丸

固经丸

《中国药典》: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柏(盐炒)300g黄芩(酒炒)200g椿皮(炒)150g香附(醋制)150g白芍(炒)300g龟甲(制)400g

性状为米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紫黑,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艾叶(醋炒)鹿角干姜(炮)伏龙肝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熔鹿角胶和药,乘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弱,月侯不调,来多不断,淋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丹溪心法》卷五: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芩(炒)白芍(炒)龟版(炙)各30克黄柏(炒)9克 椿树根皮23克 香附子7.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止血固经。治经水过多,及崩中漏下,舌红,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备注方中龟版、芍药壮水制火,潜阳敛阴;黄芩黄柏、椿根皮清热止血固经;香附调气和血。诸药合用,壮水制火,血热得清,而经血可止。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新效方》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万病回春》卷六: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柏(酒浸,炒)香附(炒)各30克 山栀(炒黑)60克苦参15克白术(去芦)白芍(酒炒)各23克 贝母(去心)干姜(炒)各6克 败龟版(酒炙)60克山茱萸(酒蒸,去按)椿根皮(酒炒)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带下属湿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用开水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产育宝庆集》卷上: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艾叶半两,赤石脂半两,补骨脂(炒)半两,木贼半两,附子1枚(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陈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涩固脱,以暖下元。主妇人产卧伤耗经络,未得平复,而劳役损动,以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或因咸酸不节,伤蠢荣卫,气衰血弱,变为崩中,甚则肝经损坏,小腹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新效方》: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别名樗白固经丸

处方黄芩(炒)1两,白芍(炒)1两,龟版(炙)1两,黄柏(炒)3钱,椿树根皮7钱半,香附子2钱半。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经止带。主妇人经水过多。阴虚血热,月经先期,量多,色紫黑,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樗白固经丸(《简明医彀》卷七)。方中椿根皮,《准绳·女科》作“樗根皮”。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经多不止者,阴虚不足以制胞络之火,故越其常度也;崩中漏下者,虚而挟热也;紫黑成块者,火极似水也。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龟版、芍药滋阴而养血,皆壮水以制阳光也;香附辛以散郁,樗皮涩以止脱。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新效方》

《便览》卷四: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芩1两,龟版1两,白芍1两,樗根皮7钱半,黄柏3钱(炒),香附2钱半,生地3钱,白术(炒)5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过多,淋漓不止。

用法用量空心服50-70丸。

摘录《便览》卷四

《回春》卷六: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柏(酒浸,炒)1两,香附(炒)1两,山栀(炒黑)2两,苦参5钱,白术(去芦)7钱半,白芍(酒炒)7钱半,山茱萸(酒蒸,去核)5钱,椿根皮(酒炒)5钱,贝母(去心)2钱,干姜(炒)2钱,败龟版(酒炙)2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白滚水送下。

摘录《回春》卷六

《医略六书》卷三十: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附子1两半(盐水炒黑),艾叶1两半(醋炒黑),当归3两(醋炒),血余3两(炙炭),赤石脂3两(醋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阳虚崩脱,脉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乌梅煎汤送下。

各家论述产后阳气虚陷,不能吸血归脏,故暴崩势脱,危迫莫甚。附子补火回阳,石脂涩血固脱,艾炭止血燥湿,当归引血归经,血余炭止血以定暴崩也。蜜丸以缓之,乌梅以收之,务使火暖阳回,则经气秘密,而血不复下,何有暴崩势脱危迫若斯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医级》卷九:固经丸

药方名称固经丸

处方黄耆3两,当归2两,白芍2两,黄芩2两,黄蘖2两,生地4两,龟版(炙)4两,香附2两(童便炒),樗皮2两。

制法上为末,酒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阴虚火动烁阴,经水过多,潮热眩晕,燥渴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

摘录《医级》卷九

猜你喜欢

  • 化毒胶

    药方名称化毒胶处方紫草1两,大黄5钱,归身5钱,红花(1作银花)3钱,甘草3钱,麻油4两(浸上药1宿,熬10沸,去渣,入黄蜡5钱、白蜡5钱收胶,候稍冷入下药),血竭2钱,乳香1钱,没药(2味去油)1钱

  • 白雪汤

    药方名称白雪汤处方干姜末3分。功能主治痘虚弱不浆不靥,及痨瘵。用法用量人乳1钟和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刘寄奴酒

    药方名称刘寄奴酒处方刘寄奴10g甘草10g 白酒100ml炮制1. 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2. 放入锅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3. 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备用。功能主治破

  • 白术截疟饮

    药方名称白术截疟饮处方白术(一半生用,一半炒用)4钱,橘红2钱,麦芽2钱,乌梅1枚,姜5片。功能主治虚弱久疟,脾虚呕吐,不思饮食,不拘寒热。用法用量水煎,临发日五更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 安胎四物汤

    药方名称安胎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地榆5分,续断5分,木香5分,前胡5分,丹参5分,紫苏5分,阿胶(炒)5分,砂仁5分,艾叶(醋炒)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

  • 酒制神芎丸

    药方名称酒制神芎丸处方大黄(酒蒸)4钱,黄芩(酒洗)2钱,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4钱,滑石4钱,黄连(酒洗)5钱,薄荷5钱,川芎5钱。制法用无灰酒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积热在里,熏蒸于上,囟门

  • 独神散

    《古今医鉴》卷十三:独神散药方名称独神散处方全蝎7个(去蝎尾,每个用中1节,共7节,火烤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用法用量乳汁送下。小儿头上微汗出即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疡科选粹》卷

  • 七味安神丸

    药方名称七味安神丸处方黄连当归身麦门冬白茯苓甘草各30克朱砂(飞)15克冰片0.75克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经蕴热,惊悸不安。用法用量每服10丸,灯心汤送下。摘录

  • 追风丹

    药方名称追风丹处方何首乌荆芥穗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苦参各等份制法上为细末。用好肥皂角1.5千克(去皮、弦),于瓷器内熬为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白癜风。用法用量每服30丸~50丸,空腹时

  • 八味茯苓补心汤

    药方名称八味茯苓补心汤处方茯苓2钱,酸枣仁(炒)2钱,五味子(炒)1钱,当归1钱,人参1钱5分,白术(炒)1钱,菖蒲5分,远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证。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