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粥

地黄粥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

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生姜汁,搅匀,空腹食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肥好地黄4两。

功能主治补虚。主脚气。

用法用量取汁去滓,作粥,候粥半熟,即以绵裹椒100粒,生姜1片投粥中,候熟出之,再以羊肾1具(去脂膜),细切如韭叶大,入粥中同煮熟,加盐适量食之。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九○: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2合,粟米1合,粳米1合,诃黎勒(炮,去核,为末)半两,盐花少许。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2米将熟,次入诃黎勒末、地黄汁、盐花搅匀,煮令稀稠得所,分2次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圣惠》卷九十七: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3合,粳米1合,好酥半两。

功能主治骨蒸劳瘦,日晚寒热,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先煮米欲熟,加地黄汁,次下酥,候粥熟,温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汁3合,生姜1两(取汁),粳米3合。

功能主治初产腹中瘀血,及瘕血结痛,虚损无力。

用法用量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生姜汁,搅令匀,空心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圣惠》卷九十七: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别名生地黄粥、生地粥

处方地黄汁3合,糯米3合。

功能主治妊娠漏胎,胞干胎死。虚荣瘦弱,骨蒸,寒热往来,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生地黄粥(《圣济总录》卷一九○)、生地粥(《病机沙篆》)。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医学入门》卷三: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生地不拘多少。

制法上捣自然汁,浸粳米渗透,晒极干,再没再晒3次。

功能主治降心火,凉肝血。主血热入肝,睡起目赤肿,良久无事者。

用法用量每用瓷器煎汤1升令沸,入前米1合熬成稀粥,空腹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臞仙活人方》:地黄粥

药方名称地黄粥

处方地黄(切)2合。

功能主治和血生精。滋阴润肺。主老人血燥,大便秘结。

吐血。

用法用量候汤沸,与米同入罐中煮之,候熟,以酥2合,蜜1合,同炒香入内,再煮熟食之。

摘录《臞仙活人方》

猜你喜欢

  • 竹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茹汤药方名称竹茹汤处方橘红(净去白)、人参、白术、麦门冬子(去心),各一两;白茯苓、厚朴(姜汁制),各半两;甘草一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妊娠择食,呕吐头疼,

  • 和气通真丸

    药方名称和气通真丸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楮实3分(水淘去浮者,焙干),石斛1两(去根,锉),肉桂1两(去皱皮),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

  • 酒煮矾

    药方名称酒煮矾处方白矾(明亮有墙壁者)5-7两或10两。制法上为细末。砂石器内以无灰酒煮至紫黑色为度,入砂合内收,与面油膏相似。功能主治喉闭,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用半匙许含化。候取出痰即消。此药煮时须

  • 补血行滞汤

    《女科指掌》卷四:补血行滞汤药方名称补血行滞汤处方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香附、砂仁、枳壳、苏梗。功能主治妊娠过期不产。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指掌》卷四《胎产心法》卷二:补血行滞汤药方名称补血行滞

  • 法制橘红

    药方名称法制橘红处方橘红12两,檀香5钱,白豆蔻5钱,片脑1钱。制法上为细末,甘草为衣。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食暖胃,理气降逆。主寒凝气滞的胃痛,腹胀腹泻,或脘闷噫气,伴咳逆,呕恶者。用法用量不拘时细嚼

  • 龙脑膏子

    药方名称龙脑膏子处方龙脑半钱,秦皮半两(锉),黄连半两(去须),甘草半两(生,锉),马牙硝(炼过,细研)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毒暴赤眼,肿涩痛。用法用量用水1大盏,浸药1宿,以银铫子煎5分,用新

  • 大水银珠丹

    药方名称大水银珠丹处方黑铅(炼10遍)3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10两,水煮半日,候冷,取甘草细研),水银3两,铁粉3两,朱砂(飞)半两,腻粉(研)1两,天南星(炮,为末)3分。制法上为细末

  • 龙宫汤

    药方名称龙宫汤处方熟地黄、肉桂、白芥子、麻黄、鹿角霜、干姜。功能主治肾痈。摘录《疡科捷径》卷中

  • 还少乳乌丸

    药方名称还少乳乌丸处方何首乌60克枸杞子30克牛膝30克(酒浸)茯苓30克黄精30克 甘桑椹30克天门冬(去心)30克麦门冬(去心)30克 生地黄120克(酒浸,晒干)熟地黄30克(酒浸)制法上各味,

  •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