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料神秘左经汤

大料神秘左经汤

药方名称大料神秘左经汤

别名神秘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厚朴(姜制,炒)、茯苓防己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羌活防风(去叉)、柴胡黄芩小草(即远志苗)、白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散风湿,退肿,进饮食,令人不虚。主风寒暑湿流注足三阳经,手足拘挛疼痛,行步艰难,憎寒发热,自汗恶风,头眩腰重,关节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涩;或腹痛,呕吐下利,恶闻食臭,髀腿顽痹,缓纵不随,热闷惊悸,心烦气上,脐下冷痹,喘满肩息。

用法用量神秘左经汤(《得效》卷九)。

自汗,加牡蛎白术,去麻黄;肿满,加泽泻木通;热甚无汗,减桂,加橘皮前胡升麻;腹痛吐利,去黄芩,加芍药、附子(炮);大便秘,加大黄竹沥;喘满,加杏仁、桑白皮紫苏,所加并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猜你喜欢

  • 核桃丸

    药方名称核桃丸处方破故纸2两(酒浸,炒),杜仲1两(炒去丝),核桃仁1斤。制法上为末,将核桃仁共捣成膏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用酒或滚白水送下。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 二姜圆

    药方名称二姜圆处方干姜(炮)、良姜(去芦头),各等分。炮制上件为细末,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痛,宽胸下气,进美饮食。疗一切冷物所伤,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至

  • 连柏丸

    药方名称连柏丸处方黄连、黄柏。制法皆用姜汁炒,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亡血大虚所致眩晕。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人参、黄耆、当归、白术、芍药作大剂浓煎汤送下。冬加干姜少许。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集圣丸

    《直指小儿方》卷三:集圣丸药方名称集圣丸处方芦荟北五灵脂夜明砂(焙)缩砂橘皮青皮(去白)蓬莪术(煨)木香使君子(略煨,取肉)各6克 鹰爪黄连(净)虾蟆(晒干,炙焦)各9克制法上药为末,加雄猪胆2枚,取

  • 茧黄散

    药方名称茧黄散处方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米饮送下,日3次。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九引《圣

  • 胆贝散

    药方名称胆贝散处方川贝母3钱,生石膏3钱,花粉7分,芒消8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雄猪胆枚,调匀风干,研细末。功能主治咽喉乳蛾,一切喉症。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 还睛补肝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还睛补肝丸药方名称还睛补肝丸处方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五味子、人参、菊花、防风(去叉)、地骨皮、苦参、玄参

  • 凉血疏肝汤

    药方名称凉血疏肝汤处方生地60克,栀子20克,黄连9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丹参9克,黄芩9克,大黄6克,香附12克,玫瑰花9克,红花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清热,疏肺理气,活血通络。主肝热化

  • 比天保贞膏

    药方名称比天保贞膏处方蛇床子10两,川楝子10两,熟地10两,生地10两,生杏仁10两,官桂10两,川断10两,川附片10两,牛膝10两,菟丝子10两,木鳖子10两,谷精草10两,紫梢花10两,天冬1

  • 马通粟丸

    药方名称马通粟丸别名马通粟粒丸处方马通中粟18铢,杏仁半两,紫菀半两,细辛半两,石膏6铢,秦艽6铢,半夏6铢,茯苓6铢,五味子6铢。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少小胁下有气,内痛,喘逆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