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补地黄丸

大补地黄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大补地黄丸

药方名称大补地黄丸

处方黄柏(盐、酒炒)熟地黄(酒蒸)各120克当归(酒洗)山药枸杞子各90克知母(盐、酒炒)山茱萸白芍药各60克 生地黄75克肉苁蓉(酒浸)玄参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精血枯涸燥热。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准绳·类方》卷一:大补地黄丸

药方名称大补地黄丸

处方黄柏(盐酒炒)4两,熟地黄(酒蒸)4两,当归(酒洗)3两,山药3两,枸杞子(甘州佳)3两,知母(盐酒炒)2两,山茱萸肉2两,白芍药2两,生地黄2两5钱,肉苁蓉(酒浸)1两5钱,玄参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精血枯涸,燥热。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准绳·类方》卷一

《叶氏女科》卷二:大补地黄丸

药方名称大补地黄丸

处方人参5钱,白术(蜜炙)5钱,当归5钱,茯苓3钱,熟地黄1两,杜仲(盐水炒)2钱,炮姜5分。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小产。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猜你喜欢

  • 河车种玉丸

    药方名称河车种玉丸处方紫河车1具(只要母气壮盛,厚大新鲜者,但去胞内瘀血,不必挑去鲜红血脉,以米泔水洗净,用布绞干,石臼内生杵如糊,用山药末4-5两收干,捻为薄饼8-9个,于砂锅内焙干,以香如肉脯为妙

  • 调补中州散

    药方名称调补中州散处方人参(无者,以时下生北条参2-3两代之),腿白术(制)3两,茯苓2两,苡仁(炒)2两半,山药(炒)2两半,白扁豆(炒)2两半,芡实(炒)2两半,陈皮8钱,桔梗1两,元砂仁(去壳炒

  • 藿香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藿香养胃汤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处方藿香白术白茯苓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薏苡仁(炒)半夏曲人参各15克荜澄茄甘草(炙)各11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

  • 大天南星散

    药方名称大天南星散处方天南星1枚(重8-9钱至1两)。制法先撅1地坑,深3寸许,用炭火5斤,烧通赤,去火,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天南星,却用炭火三两条,盖却坑子,候南星微裂,取出锉碎,再炒令匀熟,不可

  • 补虚正气粥饮

    药方名称补虚正气粥饮处方黄耆(细锉)2两,人参1两,米2合。制法上三味,锉二味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诸痢疾、水泄霍乱,并泄血后,困顿不识人。用法用量以水3升同煎,取2升,去滓,下米煮粥服。摘录《圣济总录》

  • 加味调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调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麦芽、木香。功能主治服药过多,胃气薄弱,稍为饮食所压,其头即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清暑益气汤药方名称清暑益气汤处方黄耆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人参(去芦)泽泻神曲(炒黄)橘皮白术各15克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青皮(去白)0.9克黄柏(酒洗,去皮)

  • 青叶胆片

    药方名称青叶胆片来源为青叶胆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绿色;味苦。炮制青叶胆70g,粉碎成细粉,另取青叶胆1500g,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

  • 莱菔粥

    药方名称莱菔粥处方莱菔。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食去痰,止嗽止痢,制面毒。主消渴。用法用量生捣汁,煮粥食。摘录《老老恒言》卷五

  • 橘甘汤

    药方名称橘甘汤处方桔梗2两,甘草(炙)1两,橘皮1两,半夏(姜制)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咽喉噎塞堵闭,咳咯脓或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小盏,加生姜7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