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合丸

姜合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生姜1块(中破,两边各剜去少许,可容巴豆丸15粒,却合姜,纸裹浸湿,煨熟用)。

功能主治气痛多因冷,或感风雨湿,或冷食症滞,则腹有痛块,引引上心。

用法用量先热下热白汤1盏,取出药丸,先一口汤咽下,再嚼煨姜,白汤尽咽下,如泻亦好。

各家论述煨姜能正冷气,而巴豆祛积有功也。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桂(去粗皮)1两,硇砂(纸上飞过)1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青橘皮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五味半两,茴香1分(炒)。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硇砂研匀,酒煮面糊为丸,每1两作20丸。

功能主治中脘停寒,胸膈结痞,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姜1块,剜如合子,安药在内,湿纸裹,煨令香,去纸,放温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丁香(不见火)1两,木香(不见火)1两,人参1两,白术(焙)2两,青皮(去白)2两,陈皮(去白)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肉豆蔻(炮)2两,干姜(炮)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硇砂8钱,姜汁、面糊为丸,每1两做20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气血虚弱,久积阴冷,留滞不化,结聚成形,心腹膨胀,刺痛成阵,上连胸胁;或脾胃久虚,内伤冷物,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或久痢纯白,时下青黑,肠滑不禁。又治胃脘停痰,呕吐吞酸,痞塞不通,不思饮食,身体沉重,面色痿黄,或久患心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老姜1块如拇指头大,切开作合子,安药于内,用湿纸裹,慢火煨一顿饭久,取出去纸,和姜细嚼,白汤送下。小儿1粒分4服。

注意孕妇不得服。

摘录《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劳伤丸

    药方名称劳伤丸处方生地、熟地、加皮、当归、丹皮、黄芩、杜仲、黄耆、麦冬、天冬、远志、川牛膝、补骨脂、柏子仁、白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白蜜为丸。功能主治跌打劳伤。用法用量白汤送下。摘录《伤科方书》

  • 黄连一物汤

    药方名称黄连一物汤处方黄连1两(锉碎,生姜数片,入酒少许,微炒)。功能主治伤寒不解,恐服药太多,大小便不利,虚烦不安。用法用量水1盏,煎7分,去滓,徐饮。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三

  • 泥鳅粉

    药方名称泥鳅粉处方活泥鳅2000克制法先把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再把它放干燥箱内烘干或焙干研末装瓶。功能主治温中益气,解毒。适用于肝炎。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

  • 槐耳汤

    药方名称槐耳汤处方槐树上木耳(烧作灰)。功能主治蛔心痛。用法用量痛发,以枣肉碾和,水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调息丸

    药方名称调息丸处方陈皮、蔻仁、射干、紫菀、桑皮、桔梗、石碱、海浮石、旋覆花。制法水泛为丸。功能主治降气清热,开痰散结。主息贲。有胁下如覆盆状,令人洒洒寒热,背痛呕逆,喘咳。用法用量《外科证治全书》有白

  • 拔疔围药

    药方名称拔疔围药处方苍耳子(捣烂)、霜梅肉。功能主治拔疔。主痛疽,发背。用法用量和匀。贴疔上。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 全体神膏

    药方名称全体神膏处方当归60克 生地60克续断30克牛膝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茜草30克小蓟30克木瓜30克杏仁9克人参30克 皂角6克川芎30克刘寄奴30克 桑木枝120克红花60克白术30克

  • 导赤片

    药方名称导赤片处方大黄270两,滑石粉72两,茯苓(去皮)72两,生地黄144两,栀子216两,木通72两。制法上取大黄为细末,与滑石粉混合;茯苓为粗末,用7倍量2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并浓缩为稠液约

  • 大调经散

    药方名称大调经散处方大豆(炒,去皮)1两半,茯神1两,真琥珀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血虚,恶露未消,气血未平,气为败浊凝滞,荣卫不调,阴阳相乘,憎寒发热,或自汁,或肿满。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

  • 五仁丸

    药方名称五仁丸处方杏仁(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取净,细研)30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取净,细研)30克酸枣仁(汤浸,去皮,取净,细研)30克柏子仁(拣净,细研)30克 大麻子仁(晒,焙令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