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丸

姜附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干为度,滤出焙干用),神曲(炒黄)4两,干姜(生)4两,荜茇2两,丁皮2两,胡椒2两,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末,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实脾胃,进美饮食。主脾胃气弱,饮食少,或心腹疼痛,或饮食难于克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任意汤使下,不以时候。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2两(炮),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捣为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肺伤动,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1日3次。

注意猪肉,冷水。

摘录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

普济方》卷二一二: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赤乌脚4两,附子1两,干姜1分。

制法上为末,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赤白痢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3枚7钱重者(炮,去皮脐),白术4两,干姜2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寒祛湿,温脾胃,止泄泻。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干姜(炮)3分,乌头(炮裂,去皮尖)1分,吴茱萸(汤浸1宿,焙干,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中寒,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下结实。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腹以酒送下,日3夜1;未效,稍加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别名附子姜朴丸

处方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

用法用量附子姜朴丸(《卫生总微》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附桂理阴煎

    药方名称附桂理阴煎处方熟地4钱,僵蚕2钱,制附片3钱,炮姜(炒)1钱5分,银花1钱5分,当归1钱,炙草1钱,肉桂8分(去粗皮,蒸兑)。功能主治上假热下真寒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

  • 加减镇阴煎

    《外科真诠》卷上:加减镇阴煎药方名称加减镇阴煎处方熟地3钱,淮膝1钱,泽泻1钱,云苓2钱,白7厘3钱,牛子1钱,银花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耳痈。肾经虚火上炎,耳内疼痛,耳外红肿者。用法用量本方用治上

  • 含元散

    药方名称含元散别名含元丹处方绿豆、赤豆、黑豆。功能主治定喘。主用法用量加灯心煎汁,磨沉香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调经琥珀汤

    药方名称调经琥珀汤处方三棱、莪术、白芍、刘寄奴、当归、熟地、官桂、甘菊、延胡索、蒲黄。功能主治闭经。用法用量本方名“调经琥珀汤”,但方中无琥珀,疑脱。痛甚,加炮姜、红花、桃仁、牛膝、苏木、香附。摘录《

  • 青草苍柏汤

    药方名称青草苍柏汤处方苍术黄柏各9克青皮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环跳穴痛不已。用法用量水煎,入姜汁少许调服。虚者,加牛膝3克;夏,加黄芩2.4克;冬,加桂枝1.5克;痛甚无汗,加麻黄0.6克。摘

  • 壁宫丸

    药方名称壁宫丸处方壁宫1枚(去头脚尾,面裹煨熟),熊胆1钱(研入),麝香半钱(细研),黄连1钱(去须)。制法上为末,蟾酥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用法用量每眼5

  • 鸡胫丸

    药方名称鸡胫丸处方天门冬1两,麦门冬(各去心)1两,秦艽1两,雄黄1两,雌黄1两,瓜蒌根1两,黄芩1两,柴胡(茸)1两,枯白矾1两,防风1两,桂1两,茯苓1两,桑白皮1两,雄鸡胫1对(炙),雌鸡胫1对

  •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药方名称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

  • 水煮木香丸

    药方名称水煮木香丸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去棱)木香(不见火)各180克、青皮(去白)甘草(烂赤)各72克 罂栗壳(去瓤)84克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

  • 抗荨麻疹散

    药方名称抗荨麻疹散处方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祛风止痒。主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摘录赵子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