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息香丸

安息香丸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别名雄黄

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瘴疫。

用法用量雄黄丸(《普济方》卷一五一)。

摘录《圣惠》卷十六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朱砂半两(细研),虎头骨半两,猢狲头骨半两,砒霜半两,天灵盖半两,阿魏半两,安息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匀,于端午日午时,用白团和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

用法用量男左女右,手把1丸,定后用绯绢袋子盛,系于中指上。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全幼心鉴》: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酒蒸成膏)3钱,沉香3钱,木香3钱,丁香3钱,藿香3钱,八角3钱,茴香3钱,香附子5钱,缩砂仁5钱,炙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以膏和,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紫苏汤化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全幼心鉴》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研),补骨脂(炒)1两,阿魏(研)2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研饭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分,阿魏半分,乳香1钱(3味1处研),丹砂1分,雄黄2分,龙脑2分,麝香2钱(4味1处研),砒霜1分(研细,更入绿豆末2钱同研),密陀僧(煅)2钱,巴豆3粒(去皮心膜,水1大碗浸1日,6度换出,细研出油)。

制法上药先将安息香等三味一处入瓷器内,用重汤煮,或于饭甑上蒸一次,再入净钵内,烂研成膏,入诸药,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患肠风痔瘘诸疾,或生鼠乳,卒心痛,食积,心腹诸气,水泻冷水诸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服。肠风泻血,五痔漏脓血不止,或生鼠乳,并以好茶送下;卒心痛,生姜汤送下;食积,陈曲汤送下;心腹诸气,以温酒送下;妇人心痛、血气,以当归酒送下;水泻冷水诸痢,饭饮送下;疟疾,以桃心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九: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研)1两,乳香(研)1两,麻黄(去根节)2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半,干浮萍草(去土)1两半。

制法上药先捣麻黄浮萍草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偏风,半体不仁,纵缓不收,或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化下。以汗出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鸡峰》卷十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2两,桃仁2两,虎杖2两,附子2两,杜仲2两,山茱萸2两,吴茱萸2两,柏子仁2两,木香2两,当归2两,玄胡索2两,泽兰1两,艾叶1两,干姜1两,牡丹皮1两,黄耆1两,桂1两,苁蓉1两,厚朴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脏虚冷,面黄肌瘦,胸腹痞闷,心腹绞痛,呕逆恶心,面色黑鼾,鬓发脱落,头旅眼黑,经候不匀,腰腿疼痛,胁肋胀满,不欲饮食,手足烦热,肢节酸疼,或寒或热,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4两(锉细,入胡桃瓤4枚,酒5升半同浸1宿,来日滤出,入沙盆研如糊,用前酒调搅,滤去滓,入铫子内煎成煎),磁石(醋淬)1两,沉香3分(锉),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桂(去粗皮)3分,萆薢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酸枣仁3分,蒺藜子1两(炒,去角),补骨脂(微炒)1两,鹿茸(酥炙,去毛)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天麻(酒炙)1两。

制法上为末,研桃仁同和匀,入安息香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虚,腰膝疼痛,阴痿缓弱,言语混浊,呼吸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分,五灵脂2两半,麻黄(去根节)半两,附子尖7个,巴豆(去皮,醋煮)半两。

制法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研巴豆为膏,入众药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湿温伤寒4-5日后,汗出,肢体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麸炭上烧存性,以生姜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半两(研),肉苁蓉半两(酒浸,切,焙),白附子半两(炮),羌活半两(去芦头),当归3分(切,焙),茴香子3分(炒),木香3分,天麻3分,桂3分(去粗皮),沉香3分,槟榔1两(锉),干蝎(去土)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芎?3分(14味为末),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研如膏)3两,阿魏1分(白面裹,发火内炮令黄熟为度,去面,研),硇砂1分(研),硫黄(研)1分。

制法先将桃仁阿魏硇砂硫黄,用好酒5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和前药末十四味;如硬,入炼蜜少许,为丸,每1两分作15丸。

功能主治风冷及虚风头昏,心胸疰闷,痰唾不下,饮食气胀,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嚼服;以姜盐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惠》卷二十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石菖蒲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丁香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没药3分,芎?1两,椒红1两(微炒),天麻1两,乌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天南星1两(炮裂),干蝎半两(生用),防风3分(去芦头),麝香1分(细研),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心腹四肢多疼,骨节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十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通明无砂石者)1两,铅丹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白羊心中血研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暗风痫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研)1分,乳香(研)1分,白胶香(研)半两,地龙(去土,炒,捣为末)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7枚,没药(研)1分,胡桃仁(研)3枚。

制法上为细末,酒煎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注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阳起石(研)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钟乳(研)1两,白矾(熬令汁枯,研)1两,木香1两,蛇床子(炒)1两,白龙骨(研)1两。

制法上为末,更合研三日,用黄狗外肾(去筋膜)研细,以法酒同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元阳,益气血。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惠》卷九十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5两(黄明者,细锉,入蜜10两煎成膏),补骨脂3两(微炒),牛膝2两(去苗),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桂心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以安息香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膝,暖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局方》卷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肉桂(去粗皮)2两半,诃子(炮,取皮)2两,阿魏(细研,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1分,茯苓1两半,当归1两半(汤洗,切片,焙干),干姜1两半(炮,去皮),肉豆蔻1两半(去壳),川芎1两半,丁香皮1两半,缩砂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微炒),巴戟1两半(去心,面炒),益智子1两半(去皮),白豆蔻(去皮)1两半,硇砂1两半(酒半盏化,去砂,入蜜),香附(去毛)1两半,茴香(微炒)1两半,胡椒1两,高良姜1两,木香1两,沉香1两,乳香(别研)1两,丁香1两。

制法安息香硇砂外,为细末,用蜜30两,入安息香硇砂于蜜中炼熟,与上药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胸膈噎塞,胁肋膨胀,心下坚痞,腹中虚鸣,哕逆恶心,噫气吞酸,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宿饮不消,胸膈刺痛,时吐清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以温酒送下;浓煎生姜汤下亦得,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三

《圣惠》卷九十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3两(锉细,以无灰酒1升浸1宿,以瓷碗中盛,重汤煮成膏),沉香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胡桃瓤3两(细研,入安息香膏内)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补骨脂2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丁香1两,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鸡舌香1两。

制法上为末,以安息香膏,更入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脐腹多疼,腰脚沉重,肌体羸瘦,颜色萎黄,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酒化,研),赤茯苓1两(去黑皮),桂1两(去粗皮),槟榔1两(生,锉),白术1两(锉,麸炒),甘草1两(炙),诃黎勒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食,噎塞,腹肚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二参还睛汤

    药方名称二参还睛汤处方人参1.5g,元参9g,熟地9g,当归9g,酒白芍9g,旱莲草9g,麦门冬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补肝肾以益精血,健脾胃以养瞳神。主肝肾两亏,或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荣,或肝经风

  • 参苓壮脾圆

    药方名称参苓壮脾圆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

  • 解围汤

    药方名称解围汤处方人参5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当归1两,茯神5钱,生枣仁5钱,柴胡1钱,白芍1两,远志2钱,半夏2钱,玄参3钱,菖蒲1钱。功能主治止肾热,散心寒,舒肝郁。主心肾不交,寒热时止时发,

  • 补中芎藭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补中芎藭汤药方名称补中芎藭汤处方当归(洗,焙)干姜(炮洗七次)川芎黄耆(蜜炙)吴茱萸(汤洗七次)白芍药甘草熟干地黄(洗,焙)杜仲(炒令丝断)人参(去芦头)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

  • 凉药子丸

    药方名称凉药子丸处方连翘1两半,牙消1两2钱,甘草(生)1两2钱,大黄1两,石膏半两,薄荷叶2两,栀子2两,绿豆粉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五脏伏热,痰涎壅塞,烦躁,口舌生疮,大便

  • 地下明珠

    药方名称地下明珠处方地下明珠(又名茅膏菜)球根1~4粒。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均获一定效果。用法用量压碎捻成丸(或用茅膏菜全草晒干研末,用水调和,做成黄豆大小的丸子),贴

  • 加减香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香苏饮处方香附子1两(炒,去毛),陈皮半两(浸,去瓤),甘草3分(炙),紫苏1两(去梗),麻黄1两(去节),苍术半两(清水泔浸3宿,去皮),桔梗1分(去芦头)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瘟疫

  • 加减仓公下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仓公下气汤处方白芍、陈皮、茯苓、大腹皮、川芎、当归、香附、紫苏梗、前胡、厚朴、乌药、木香。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妊娠心腹胀满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三黄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黄散药方名称三黄散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各120克制法上药三味,研细末。亦可为丸。功能主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用法用量每服2克,一日三次。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尤氏喉科秘书》:

  • 豢龙汤

    药方名称豢龙汤处方羚羊角4.5克牡蛎12克石斛9克麦冬4.5克(青黛少许拌)南沙参12克 川贝6克(去心,研)夏枯草4,5克 丹皮4.5克 黑荆芥3克薄荷炭3克茜草根6克牛膝6克 茅根15克 藕5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