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芎石膏汤

川芎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石膏汤

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

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 芍药(五分) 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分)防风(七分)寒水石(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三钱)连翘(一钱)薄荷(一钱) 缩砂(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咽干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宣明论》卷三:川芎石膏汤

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

别名川芎石膏

处方川芎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山栀半两,黄芩半两,大黄半两,菊花半两,荆芥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滑石4两,寒水石2两,甘草3两,桔梗2两,缩砂仁1分,石膏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清神利头,宣通气血。解中外诸邪,调理诸病劳复传染。主风热上攻头面,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满淋闭,眼生翳膜,中风偏枯。目疾时发,壅生翳膜,烦躁多渴,疮癣皴揭。

用法用量川芎石膏散(《审视瑶函》卷六)。

注意忌姜、醋、发热物。

摘录《宣明论》卷三

《伤寒全生集》卷二:川芎石膏汤

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

处方川芎石膏麻黄苍术葛根甘草

功能主治时气壮热,头痛无汗,脉洪长,恶风烦渴者。

用法用量渴,加天花粉;热甚,加黄芩柴胡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猜你喜欢

  • 竹龙散

    药方名称竹龙散处方五灵脂黑豆(生,去皮)各15克制法上二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煎冬瓜汤调下。无冬瓜,冬瓜苗、叶、子俱可,一日二服。注意渴定后,不可服热药,只宜服八味丸,用

  • 沉香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沉香散药方名称沉香散处方沉香23克黄耆23克(锉)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滑石30克黄芩15克 榆白皮30克(锉)瞿麦90克韭子30克(微炒)甘草15克(炙微赤,锉)

  • 参术健脾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参术健脾丸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处方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当归、白芍、炙草、大枣。功能主治理气养脾。主水肿,蛊胀。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回春》卷三:参术健脾丸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

  • 地肤子煎剂

    药方名称地肤子煎剂处方地肤子15g,蛇床子15g。功能主治毛囊炎。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固本散

    药方名称固本散处方蝎梢、胡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六引《卫生家宝》

  • 红花丸

    药方名称红花丸处方红花子1升(为末)。制法以好酒1升8合拌匀,晒干,再为末,用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腹中血气刺痛,月事不通。用法用量空心服40丸,用酒送下。或为散。每服3钱,空心用温酒调下。

  • 正经汤

    药方名称正经汤处方熟干地黄15克人参桂心半夏(汤洗七次)白芍药牡丹皮阿胶麦门冬当归各7,5克吴茱萸(汤洗七次)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

  • 大枳壳丸

    药方名称大枳壳丸处方枳壳(麸炒,去瓤)1两,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制)1两,半夏(汤洗7次)1两,人参(去芦头)1两,木香1两,青橘皮1两,陈橘皮(2味各汤浸,去瓤,焙干,称)

  • 大效点明膏

    药方名称大效点明膏处方覆盆根。制法净洗,捣取粉,澄滤令细,晒干。功能主治斑疮眼患。用法用量每用蜜和,以少许点白丁上,1日2-3次,令其自消自散。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 金葵散

    药方名称金葵散处方葵子(微炒)。功能主治石淋。用法用量用5月5日葵子微炒为末,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当下石出。拾取淋石,遇有人患石淋,以水研淋石吃佳。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