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戟散

巴戟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柏子仁石龙芮天麻牛膝(去苗)牡蛎(烧为粉)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别捣)天雄(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各30克萆薢(锉)防风(去芦头)当归羌活桑螵蛸(微炙)各22.5克肉桂60克(去皱皮)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脚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

《圣惠》卷三十: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3分,五加皮1两,萆薢1两(锉),牛膝1两(去苗),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羌活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腰脚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三: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1两,五加皮1两,萆薢1两(锉),牛膝1两(去苗),石斛1两半(去根节),天麻1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木香1两,磁石1两(炒,醋淬7遍,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冷,脏腑虚弱,及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四十四: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3分,五加皮半两,萆薢3分(锉),牛膝3分(去苗),石斛3分(去根,锉),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脏风湿腰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巴戟汤”。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楝实(取肉,麸炒)1两,木香1两,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博济》卷五: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紫巴戟1两(穿心者,以陈粟米同炒令黄色),香白芷半两(锉碎,微炒),蛮姜末(炒)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元脏虚冷上攻,致生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猪石子1对,去筋膜,每石子1个,入末1钱,用湿纸裹,煨熟,趁热去纸,先以口承石子热气,口中有涎即吐出,候冷,即可细细嚼服之。

摘录《博济》卷五

《圣惠》卷二十七: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1两,柏子仁1两,石龙芮1两,天麻1两,牛膝(去苗)1两,牡蛎(烧为粉)1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干,别捣)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1两,萆薢(锉)3分,防风(去芦头)3分,当归3分,羌活3分,桑螵蛸(微炙)3分,肉桂2两(去皴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膝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阿魏散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药方名称阿魏散处方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

  • 固本丸

    《嵩崖尊生》卷十三:固本丸药方名称固本丸处方山药枸杞 五味 山萸锁阳酒柏 酒知母各30克人参黄耆石莲蛤粉各36克白术60克制法上药为末,山药打糊为丸。功能主治治虚损遗精。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

  • 内托千金散

    药方名称内托千金散处方人参当归黄耆芍药川芎防风甘草瓜蒌白芷官桂桔梗金银花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脑背痈疽,乳梗等恶疮。用法用量每服21~24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入酒75毫升,去滓

  • 贝齿煎

    药方名称贝齿煎处方贝齿5枚(烧灰),豆豉30粒(微炒为末),3年醋2合。制法上药先以前2味同研为粉,以醋相和令匀,微火煎,稀稠得所,以瓷瓶盛。功能主治眼生肤翳。用法用量每夜卧时以铜着取如小麦许,点于眦

  • 养血润肠煎

    药方名称养血润肠煎处方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功能主治养血润肠,增液行舟。主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正公方

  • 益血润肠丸

    药方名称益血润肠丸处方热地黄180克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壳(麸炒)橘红各75克阿胶(炒)肉苁蓉各45克 苏子荆芥各30克当归90克制法上药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余下,仍

  • 点眼小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小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捣末)1两,芦荟(研)1两,龙脑(别研)半钱。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末以新绵裹,用水2盏,于银器中以重火煮取汁,三分减二,即绵滤去药,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功能主治风毒

  • 加味石膏汤

    《医学入门》卷八:加味石膏汤药方名称加味石膏汤处方石膏24克 山栀人参茯苓知母各9克 生地黄淡竹叶各30克功能主治治膀胱实热,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烦满,难于俯仰。用法用量每次30克,水煎去滓,下蜜5毫

  • 丁香化癖散

    药方名称丁香化癖散处方白丁香1钱,密陀僧1钱,舶上硫黄1钱,硇砂半钱,轻粉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痈癖,俗称奶脾。小儿身瘦肌热,面黄腹大,或吐泻,腹有青筋,两胁结硬如碗之状。用法用量每儿1岁服半

  • 防己茯苓汤

    《金匮要略》卷中:防己茯苓汤药方名称防己茯苓汤处方防己9克黄耆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用法用量上五味药,以水1.2升,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