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抗骨增生丸

抗骨增生丸

药方名称抗骨增生丸

处方地黄210g肉苁蓉(蒸)140g狗脊(盐制)140g女贞子(盐制)70g淫羊藿140g鸡血藤140g莱菔子(炒)70g骨碎补140g牛膝140g

性状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甘、微涩。

炮制上九味,取狗脊、熟地黄140g、淫羊藿70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熟地黄淫羊藿莱菔子等六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与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包衣,打光,干燥;或加炼蜜55~65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用于增生性脊椎炎(肥大胸椎炎,肥大性腰椎炎),颈椎综合症,骨刺。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2.2g,小蜜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木香顺气散

    《万病回春》卷二:木香顺气散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处方木香(另研)砂仁各1.5克乌药香附青皮(去瓤)陈皮半夏(姜炒)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各3克 官桂干姜甘草各0.9克功能主治治中气晕倒。用法用量上锉一

  • 甘草摩膏

    药方名称甘草摩膏处方甘草(炙)1两,防风(去叉)1两,白术3分,桔梗3分,雷丸2两半。制法上为粗末,用不入水猪脂1斤,锅内火上先炼过,去滓,入诸药末,更煎令成膏,新绵滤去滓,入瓷盒内贮之。功能主治辟风

  • 解肌宁嗽丸

    《中国药典》:解肌宁嗽丸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 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

  •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药方名称大顺散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

  • 补天大造丸

    《医学心悟》卷三:补天大造丸药方名称补天大造丸处方人参2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陈土蒸)3两,当归(酒蒸)1两5钱,枣仁(去壳,炒)1两5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两5钱,白芍(酒炒)1两5

  • 青蒿丸

    药方名称青蒿丸处方青蒿500克(取叶曝干,捣罗为末)桃仁500克(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研烂)甘草15克(生,捣罗为末)制法上药以童便18升,瓷瓮中盛,糠火上煎令如稀饧,却倾于铜器中,下诸药,又于

  • 五枝膏

    药方名称五枝膏处方桃枝柳枝槐枝桑枝枣枝各30厘米银朱120克麻油720克制法将上药熬枯,滤清再熬,至滴水成珠,以黄丹适量收膏。功能主治治疮毒及风气痛。用法用量摊贴患处。如贴后作痒起泡,即可揭去。注意疮

  • 小儿缩尿糖浆

    药方名称小儿缩尿糖浆处方桑螵蛸10个 山萸肉益智仁菟丝子覆盆子各15克 红糖100克制法将上述各叶加水500克,煎2次,取汁400克,加红糖溶化装瓶。功能主治补肾涩精缩尿。适用于小儿遗尿;对成人遗精也

  • 蒿芩清胆汤

    药方名称蒿芩清胆汤处方青蒿脑4.5~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 陈广皮4.5克 碧玉散(包)9克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

  • 卷舒散

    药方名称卷舒散处方绿豆1两,茶叶5钱,雄黄3分,冰片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损破,脓水不止。用法用量若痘干,用芙蓉花油或腊梅花油开搽。若痘湿,则用末掺之。摘录《引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