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榼藤子丸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宣明论》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附子1两,草乌头半两,川乌头半两,刺猬皮半两,猪牙皂角半两,榼藤子半两,皂角刺半两,枳壳半两,白矾1分。

制法上并锉碎,入砂罐内,炭火烧留性,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疮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御药院方》卷八: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1个(重7钱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两,皂角刺(烧存性)半两,猬皮(烧存性)半两,枯白矾半两,白附子(炮)半两,枳壳(麸炒黄,去瓤)半两,樗皮(焙干)半两,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澼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如有痔疮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鹅实散

    药方名称鹅实散处方鹅眼枳实(焙)、小茴香(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胁痛,疝气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小黑豆同艾叶炒热,冲黄酒于内,去滓,调前末药,食前服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麻黄膏

    《饲鹤亭集方》:麻黄膏药方名称麻黄膏处方猪板油2斤(熬去渣入),麻黄2两,百部2两,风子肉2两,花椒2两,升麻1两,紫草1两,枯矾1两。制法上同熬枯,去滓,滤清后加黄丹2两收,加杏仁泥、硫黄(研极细末

  • 枸杞根饮

    药方名称枸杞根饮处方枸杞根皮2两,菰根2两,李根白皮2两,葛根(4味并洗,锉)2两,甘草(炙)1两,牡蛎(炒)2两,石膏(碎)5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旋利,心中热闷烦躁。用法用

  • 利湿清热方

    药方名称利湿清热方处方生地30g,黄芩9g,赤苓9g,泽泻9g,车前子9g(包),木通4.5g,六一散9g(包)。功能主治利湿清热。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各家论述方中生

  • 赤痢煎

    药方名称赤痢煎处方白芍3钱,条芩1钱半,地榆8分,白术8分,甘草3钱。功能主治妊娠赤痢。用法用量水煎服。三帖立愈。摘录《仙拈集》卷三

  • 拔疔方

    药方名称拔疔方别名拔疔除根方、拔疔饼子处方蓖麻子1粒(去油),乳香1分(去油)。制法上研末,软饭或枣肉为小饼。功能主治拔疔。主疔疮。用法用量拔疔除根方(《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拔疔饼子(《外科学讲义》

  • 水陆二味粥

    药方名称水陆二味粥处方芡实米50克金樱子20克制法先将金樱子煮汁100克,加入芡实米煮粥,放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亦可用于成人遗精、老人小便失禁。用法用量每日2

  • 四虎散

    药方名称四虎散处方大南星草乌头半夏(生)狼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提毒散结,消肿止痛。治痈疽肿硬,厚如牛皮,按之疼痛。用法用量醋、蜜调敷,留头出毒气。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 新制阴阳攻积丸

    药方名称新制阴阳攻积丸别名攻积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处方吴茱萸(炮)干姜(炒)官桂(去皮)川乌(炮)各30克黄连(炒)半夏(洗)橘红茯苓槟榔厚朴(炒)枳实(炒)菖蒲(忌铁)玄胡索(炒)人参(去

  • 大蒜平胃散

    药方名称大蒜平胃散处方平胃散1帖,大蒜1个(擂烂)。功能主治一切疟。用法用量用1大碗井水调蒜,澄清,以一半调平胃散,饮尽;又以余蒜水再饮。用厚被盖卧,汗出即愈。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