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淡竹茹汤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处方生淡竹茹9克麦门冬12克甘草3克小麦12克生姜9克大枣14个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竹茹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体虚者分三次服。

若有人参,入3克,若无,纳茯苓4.5克;气逆者,加半夏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千金》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处方生淡竹茹1升,麦门冬5合,甘草1两,小麦5合,生姜3两,大枣14枚。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竹茹小麦,取8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服,羸人分作3服。若有人参入1两,若无人参,纳茯苓1两半亦佳。

气逆者,加半夏2两。

摘录《千金》卷三

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别名麦门冬

处方竹茹8分,干葛8分,甘草6分,麦门冬3合,小麦2合,石膏12分。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气短欲死,心乱不解。

用法用量麦门冬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

《三因》卷九: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别名竹茹

处方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

用法用量竹茹汤(《普济方》卷一一九)。

摘录《三因》卷九

猜你喜欢

  • 干柿煎丸

    药方名称干柿煎丸处方好干柿10个(去盖,细切),沉香1两(杵为末,用好酒3升,浸沉香、柿子两伏时,入银器中,文武火熬成膏,乳钵内研如糊,次入下诸药),禹余粮4两(紫色者,烧通赤,入头醋内淬十度,杵为末

  • 大青升麻汤

    药方名称大青升麻汤处方大青升麻山栀黄连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解痰平气汤

    药方名称解痰平气汤处方苍术、半夏、陈皮、胆星、枳壳、葶苈、杷叶(去毛,炙)、当归、腹皮、青皮、甘草。功能主治酒伤喘息,口流痰涎,或吐白沫,或大渴不休。用法用量葱白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三

  • 鸡子壳散

    药方名称鸡子壳散处方鸡子壳(抱子者,去膜,取白壳皮,研)1分,贝齿3枚(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入瓷盒中盛。功能主治眼卒生翳膜。用法用量每取少许点服,1日3-5次。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 和荣艾附汤

    药方名称和荣艾附汤处方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条芩1钱5分,香附1钱5分,阿胶1钱5分,黄连8分,知母8分,甘草8分,泽兰叶8分,白芍8分。功能主治一切经水不调,或先或后,久不孕育。用法用量上加大

  • 芹菜粥

    药方名称芹菜粥处方新鲜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将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入砂锅内,加水600克左右,同煮为菜粥。功能主治固肾利尿,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用法用量每天早晚餐时,温热食。

  • 虎液膏

    药方名称虎液膏处方上好羊脑炉甘石8两(打如莲子大,1分重为则。用新铜罐盛入童便,浸49日,滤去宿童便,再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为细末,用缸片1大块,将药放在上,用硬炭火

  • 补髓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补髓丸药方名称补髓丸处方生干地黄(晒干)3两,干漆半两(碎,炒令烟尽)。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蒸。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临卧饮送下。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 浮萍葛根芍药汤

    药方名称浮萍葛根芍药汤别名青萍葛根芍药汤处方浮萍3钱,葛根3钱,石膏2钱,元参1钱,甘草1钱,生姜2钱,芍药1钱。功能主治疹病,阳明经证备而泄利者。用法用量青萍葛根芍药汤(《医学金针》卷八)。摘录《四

  • 加味托里散

    《外科经验方》:加味托里散药方名称加味托里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盐水拌,炒)1钱,当归(酒拌)1钱,川芎1钱,麦门冬(去心)1钱,知母(酒拌,炒)1钱,黄柏(酒拌,炒)1钱,芍药(炒)1钱,金银花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