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流浸膏

甘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甘草流浸膏

来源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为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苦、涩。

炮制甘草浸膏300~4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达65%左右,静置过夜,仔细取出上清液,遗留沉淀再加6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取出上清液,沉淀再用65%乙醇提取一次,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加浓氨试液适量调节pH值,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缓和药,常与化痰止咳药配伍应用,能减轻对咽部黏膜的刺激,并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与脱氧皮质酮样作用。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注意本品连续服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加味四制黄柏丸

    药方名称加味四制黄柏丸处方黄柏(去皮)1斤(内4两盐酒浸,4两米泔水浸,4两童便浸,4两初生男乳浸,日晒夜露,取日精月华之气,合阴阳造化之功),知母(去毛皮,盐酒浸,晒干)1两,人参5钱,白茯苓(去皮

  • 萝附煎

    药方名称萝附煎处方好附子(为细末)、萝卜1个。制法上药先将萝卜剜作瓮子,次将附子末填在内,却用圆切盖子盖之,用竹签子签定,湿纸裹,灰火中煨熟,取附子末出,用刮下萝卜内有附末稀软萝卜和为丸。功能主治腹胀

  • 消肿散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药方名称消肿散处方乳香3克白及3克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用法用量用羊脂调涂。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 选奇汤

    药方名称选奇汤处方炙甘草(夏月生用)羌活防风各9克 酒黄芩3克(冬月不用。如能食是热痛,倍加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热上犯,眉棱骨痛不可忍,或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

  • 麻豆散

    药方名称麻豆散别名麻豆汤处方大麻子3升,大豆(炒黄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用法用量麻豆汤(《鸡峰》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仁散”。摘录方出《肘后》卷

  • 救呆至神汤

    药方名称救呆至神汤别名收呆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一)。处方人参柴胡当归白芍半夏甘草生枣仁天南星附子菖蒲六曲茯苓郁金功能主治治呆病,因郁抑不舒,愤怒羞恚所致者。用法用量用量均须大于常人,水煎灌服。少顷人

  • 解毒和中汤

    药方名称解毒和中汤处方防风5分,荆芥5分,泽泻5分,猪苓5分,陈皮5分,连翘7分,黄芩7分,茯苓7分,前胡7分,贝母7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斑疹泄泻。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 五子补肾酒

    药方名称五子补肾酒处方枸妃子100g菟丝子50g五味子50g覆盆子100g车前子50g 白酒10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研细粉,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中,浸泡30天,过滤,去渣备用。功能主治滋肾填精,对精

  • 武侯行军散

    药方名称武侯行军散别名行军散(《行军方便便方》卷中)。处方麻黄270克川芎白芷苏叶石膏甘草各30克绿豆粉6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未过三日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无根水调服。注意孕妇

  • 加味化肾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肾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肉桂3钱,巴戟天5钱。功能主治肾中无火,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1日至3日而尽情吐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吐轻,10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