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草口服液

益母草口服液

药方名称益母草口服液

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取益母草5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糖精钠0.4g,使溶解,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调经。用于热结血瘀,月经过多;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救肾安逆汤

    药方名称救肾安逆汤处方熟地9克 丹皮3克泽泻3克山药3克茯苓3克 萸肉3克沙参3克五谷虫4克(酒炒,研末)功能主治治久病体虚,脉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下

  • 乳吹膏

    药方名称乳吹膏处方川乌草乌南星白芷各30克 生地当归白芍各60克制法上药用麻油熬,铅粉收膏。功能主治去腐生新,拔毒长肉。治吹乳。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理瀹骈文》

  • 插耳皂荚丸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插耳皂荚丸药方名称插耳皂荚丸别名皂荚丸(《普济方》卷六十五)。处方皂荚1挺 豉30克 蒜1头(去皮)巴豆7枚(去皮,麸炒微黄)制法上药捣研为散。功能主治主牙疼。用法用量每用少许

  • 莲花饮

    《幼幼集成》卷三:莲花饮药方名称莲花饮处方白莲须粉干葛 白云苓 大生地各3克 正雅连天花粉人参北五味 净知母炙甘草淡竹叶各1.5克 灯心10茎功能主治泻火生津。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 经进地仙丹

    药方名称经进地仙丹处方人参一两半,附子(炮)、川椒(去目.少炒.出汗)、苁蓉(酒浸.焙),各四两。川乌(炮)、茯苓(白)、甘草、白术,各一两。菟丝子(酒浸)、覆盆子、天南星(汤洗.姜汁制焙)、防风(去

  • 茴香橘核丸

    《中国药典》:茴香橘核丸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处方小茴香(盐炒)40g 八角茴香40g橘核(盐炒)40g荔枝核80g补骨脂(盐炒)20g肉桂16g川楝子80g延胡索(醋制)40g莪术(醋制)20g木香20

  • 栀子仁煎

    药方名称栀子仁煎处方栀子仁蕤仁决明子各30克车前叶秦皮各38克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细辛15克 赤蜜30克制法上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肝实热,目眦痛如刺。用法用量以井花水300毫升,煮取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补肺宁嗽汤

    药方名称补肺宁嗽汤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炒),炙草6分,半夏1钱半(制),陈皮1钱半,葛根1钱半,茯苓1钱半,大枣3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内伤邪陷,寒热咳嗽,脉弦浮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

  • 瘰疬收口药方

    药方名称瘰疬收口药方处方龟版(煅过,埋地中49日,如要紧埋7日亦可)、青果(阴干,煅)。制法上药为细末用。功能主治收口。主瘰疬。摘录《种福堂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