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沥汤

竹沥汤

《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竹沥汤

药方名称竹沥汤

处方茯苓18克竹沥200毫升

功能主治治子烦。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合竹沥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

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竹沥汤

药方名称竹沥汤

处方竹沥30毫升石膏48克 芍药白术栀子人参各9克知母茯神赤石脂紫菀各6克 生地黄汁30毫升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经实热,梦中喜笑,惊悸恐惧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后十味,取300毫升,去滓;下竹沥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竹沥汤

药方名称竹沥汤

处方竹沥400毫升 川大黄15克黄连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栀子仁15克石灰15克木兰皮15克黄柏15克

制法上九味,除竹沥外,细锉。

功能主治治发背肿痛。

用法用量用水1升,入竹沥,煮药至600毫升,去滓,蘸药汁洗患处,日十余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四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四味香连丸处方黄连(炒)300克大黄(酒煨)120克木香6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不问赤白。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每日二服。如下痢色黑者,重

  • 半夏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饮药方名称半夏饮处方半夏(汤洗)、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白术、桔梗、青皮(去白)、前胡,各三分。厚朴(生姜制.炙.一两)。枇杷叶(去毛.炙)、防风,各半

  • 参茸地黄汤

    药方名称参茸地黄汤处方怀熟地1两,山萸肉4钱,山药4钱,白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人参2钱,鹿茸2钱(或用鹿角胶亦可)。功能主治鼻渊脑漏,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地骨散

    《嵩崖尊生》卷十二:地骨散药方名称地骨散处方柴胡7分5厘,地骨皮7分5厘,桑白7分5厘,枳壳7分5厘,前胡7分5厘,黄耆7分5厘,茯苓5分,五加皮5分,人参5分,甘草5分,桂心5分,白芍5分。功能主治

  • 加减羌活汤

    《会约》卷三:加减羌活汤药方名称加减羌活汤处方羌活1钱,防风1钱2分,苍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甘草1钱,陈皮8分,北细辛2-3分,生姜1钱,葱白5寸。功能主治伤风寒,头痛、身痛、憎寒、壮热、脉浮

  • 固脾和中散

    药方名称固脾和中散处方人参、茯苓、白术、葛根、炙草扁豆、藿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止腹痛。主小儿脾胃素弱,复伤生冷,致伤食泻,大便不聚而泻,或因母食生冷肥腻而作泻,面唇俱白

  • 荆芥解毒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荆芥解毒汤药方名称荆芥解毒汤处方荆芥、赤芍、牛蒡、连翘、元参、桔梗、防风、前胡、木通、归尾、甘草梢、天花粉。功能主治婴儿出疹,有夹痘出者因毒气壮盛,击动脏腑,毒趋百窍,血有余而气

  • 海犀膏散

    药方名称海犀膏散处方海犀膏1大片。功能主治肺破出血,忽嗽血不止者。用法用量海犀膏,即水胶。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六引《斗门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归神丹

    《百一选方》卷一:归神丹药方名称归神丹处方颗块朱砂60克 豮猪心2个 灯心90克制法先将猪心切开,入朱砂、灯心在内,麻线系合,于银石器内煮一昼夜取出,不用猪心及灯心,只将朱砂研极细,另用真茯神末60克

  • 薄芥汤

    药方名称薄芥汤处方薄荷2钱,荆芥2钱,苦参2钱。功能主治火斑疮。天气严寒,向火烘手,炙伤皮肤,因而成斑,变成痛痉。用法用量煎汤一碗,洗之。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