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缓息汤

缓息汤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缓息汤

药方名称缓息汤

处方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外感风邪,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至90毫升。去滓,时时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四:缓息汤

药方名称缓息汤

处方白皮1两半,白茯苓半两,白僵蚕半两(炒去丝),炙甘草1分,杏仁半两(去皮尖,研,后入),人参1分(去芦),桔梗半两(去芦),白术半两,陈皮半两(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伤肺气,虚喘,咳嗽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至6分,去滓,时时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姜橘散

    药方名称姜橘散处方干姜、青橘皮、好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

  • 苍戟丸

    药方名称苍戟丸处方大戟2两,苍术2两,沉香5钱。制法陈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水燥脾。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一法用陈大麦卡复煎,为末。每服2钱,酒下。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 调气养血汤

    《回春》卷六:调气养血汤药方名称调气养血汤处方香附米(炒)1钱,乌药1钱,砂仁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姜汁浸,焙)1钱,甘草(炙)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妇人室女血气不

  • 白术当归煎丸

    药方名称白术当归煎丸处方白术、当归、木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寒腹痛,遇夜啼叫,身体偃张,有如痫状,吐(口见)不止,大便酸臭,乳食虽多,不生肌肤。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木

  • 红花酒

    药方名称红花酒处方红花1两(炒)。功能主治产妇胞衣不下。用法用量清酒5爵,沃之温服。各家论述胞衣不下者,气弱而瘀血盈于胞也。故用清酒壮其气,红花败其瘀。摘录《医方考》卷六

  • 丹素丹

    药方名称丹素丹处方透明朱砂(大块者佳)3两(研细,水飞9次),桂府滑石(结白者佳)2两(研细,水飞9次)。制法各晒干,每用朱砂3钱,滑石7钱,为极细末,分30服。每用土茯苓1斤,洗净打碎,先用半斤,铺

  • 还睛夜明丸

    药方名称还睛夜明丸处方人参熟地 枸杞当归山药肉苁蓉各60克菟丝枣仁(炒)茯神麦冬(去心)五味蕤仁(去壳)刺蒺藜沙蒺藜各45克川芎防风白菊牛膝石斛羚羊角各30克犀角黄连各15克制法共为末,蜜丸。功能主治

  • 加味六郁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郁汤处方香附、山栀(姜制)、苍术、神曲、川芎、当归、山甲、乳香、没药、半夏、茯苓、生姜。功能主治顺气宽中。主流注因暴怒所伤,抑郁所致,胸膈痞闷,中气不舒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缩汗煎

    药方名称缩汗煎处方黄耆(炙)白芍各15克桂枝9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人酒温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和疟清痢饮

    药方名称和疟清痢饮处方紫苏1钱5分,当归8钱,藿香3钱,枳壳2钱(炒),槟榔1钱5分,青皮1钱5分,车前子3钱,炙甘草3分,广木香1钱5分,煨姜2钱。功能主治痢初起恶寒发烧,恶心呕吐,下痢腹痛,颇似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