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舒肝丸

舒肝丸

《中国药典》: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川楝子150g延胡索(醋制)100g白芍(酒炒)120g 片姜黄100g木香80g沉香100g豆蔻仁60g砂仁80g厚朴(姜制)60g陈皮80g枳壳(炒)100g茯苓100g朱砂27g

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川楝子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5~8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2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白芍42克 片姜黄33克 蔻仁厚朴(姜制)各15克枳壳(麸炒)元胡(醋制)各27克茯苓(去皮)3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各21克沉香27克川楝子(酒蒸)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用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活血止痛。治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呃逆嘈杂,周身串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平胃地榆汤

    药方名称平胃地榆汤处方苍术3克升麻3克 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1.5克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神曲(炒)白芍药各0.9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治结阴便血。用法用

  • 鬼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鬼箭汤药方名称鬼箭汤处方鬼箭、白蔹、白术(一作白蒺藜)、矾石(熬令汁枯)、甘草(炙),各一两。防风(去叉),二两。功能主治治风疹,累医不效。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粟米粉

  • 四七调气汤

    药方名称四七调气汤处方紫苏4.5克厚朴(姜汁炒)4.5克茯苓4.5克半夏4.5克枳实(炒)4.5克砂仁4.5克 苏子(炒)4.5克陈皮4.5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所致的噎膈翻胃

  • 窜毒丸

    药方名称窜毒丸别名追毒保嗣丹处方穿山甲(头尾胸脊四足鳞甲各用数片)4两,刺猬皮(依上用法)3两,蝉蜕2两,皂角刺1两,蛇蜕2两,土茯苓2两,黄芩8钱,槐花米1两,川连6钱,真人参5钱,黄柏1两,栀仁1

  • 加料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料平胃散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

  • 陈茶叶

    药方名称陈茶叶处方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茶叶1克。制法共研为细末,温开水调成稠膏。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12例,全部治愈。一般3~6天,症状消失。用法用量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

  • 糖醋马齿苋

    药方名称糖醋马齿苋处方鲜马齿苋200~250克 食醋30克 白糖适量制法马齿苋洗净后,煎取浓汁250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功能主治驱虫。适用于小儿钩虫病。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1次

  • 导黄汤

    药方名称导黄汤处方葛根6克 花粉6克 山栀4.5克连翘4.5克木通6克茵陈9克萆薢6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 苡仁30克(煎汤代水)功能主治主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

  • 敷疮药

    药方名称敷疮药处方剪草、宣连、苦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疮。用法用量洗了,次用麻油、轻粉调敷。摘录《普济方》卷四○八

  • 归漆丸

    药方名称归漆丸处方当归4钱,干漆3钱(炒令烟尽)。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月经不利,脐下憋逆,气胀满。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送下。摘录《济阴纲目》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