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叶散

艾叶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漏疮。

用法用量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别名艾香散

处方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诃黎勒3分(煨,用皮),干姜1分(炮裂,锉),龙骨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多时不断。

用法用量艾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干姜2两,阿胶2两,柏叶2两,艾1把。

功能主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1升,纳马通汁1升,煮取1升,顿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白石脂2两,白术3分,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久冷痢,食不消化,四肢不和,心腹多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芎藭3分,干姜3分(炮裂,挫),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寄生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腹内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地榆1两(锉),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1两(微炒),赤石脂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堕胎后,恶物下,四体虚,困闷不能自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淡竹沥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圣惠》卷七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二: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微炒)2两,阿魏(捣碎,炒令黄燥)2两,干姜(炮裂,锉)2两,当归(锉,微炒)2两,龙骨2两,黄耆(锉)2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八十: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2分(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白芍药1两,芎藭半两,熟干地黄1两半,续断1两,牛膝半两(去苗),桑耳半两,败酱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绝,脐腹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生姜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半,黄耆1两半(锉),芎藭1两,忍冬1两,地榆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五色,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龙骨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当归3分(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半,赤石脂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硫黄3分(细研),缩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日夜不止,身体黄瘦,不思饮食;妇人漏下,淋漓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杏苑》卷八: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五倍子白胶香、苦楝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作香炷。

功能主治漏疮。

用法用量放在长桶内,坐熏疮处。

摘录《杏苑》卷八

《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赤石脂1两半,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下血,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六十: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龙骨1两,艾叶半两(炒令微黄),黄耆1两半(锉),地榆1两(锉),枳实1两(麸炒微黄),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地榆半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血痢,小腹结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六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炒),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 大丸

    药方名称大丸处方羌活半两,白术半两,陈皮3分,木通3分,黄耆3分,桑白皮3分,木香1分,黑牵牛10两(5两炒,5两生)。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通身肿满,及痰气食积,伤寒感风,脾气横泄

  • 六般芍药饮

    药方名称六般芍药饮处方白术1钱,白芍3钱,甘草1钱,紫苏2钱,大枣2个,苦楝皮3钱,使君子肉7个,黄糖1钱,生姜3片。功能主治小儿虫积腹痛日久,形瘦骨立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方中芍药、甘草和中而

  • 二白丸

    《卫生总微》卷十:二白丸药方名称二白丸处方白石脂、白龙骨(煅)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泄泻滑数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5丸,紫苏、木瓜煎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圣

  • 加减麻杏石甘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杏石甘汤处方净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光杏仁9克射干2.4克 炙僵蚕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连翘壳6克薄荷叶3克 京玄参4.5克功能主治治痧麻

  • 降痰除积汤

    药方名称降痰除积汤处方茯神1钱半,半夏1钱半,胆星1钱半,陈皮1钱半,槟榔1钱半,枣仁1钱半,厚朴1钱半,阿魏1钱半,菖蒲1钱,元参1钱,知母2钱,甘草8分,真牛黄3分(擂碎兑服)。功能主治酒伤肾,发

  • 滑血饮

    《梅氏验方新编》卷四:滑血饮药方名称滑血饮处方归身18克川芎益母草各9克冬葵子27克阿胶30克(炒)滑石9克功能主治治难产,胞浆已破,而胎仍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8克,水煎服,连进二三帖。摘录《梅氏验

  • 郁金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郁金散药方名称郁金散处方郁金30克 莲实(去皮)黄耆(锉)各7.5克制法上药三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冷水调下,不计时候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鸭头丸

    药方名称鸭头丸处方甜葶苈(略炒)猪苓(去皮)汉防己各30克制法上为细来,绿头鸭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面赤烦渴,面目肢体悉肿,腹胀喘急,小便涩少。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木通汤送下。摘录《重

  • 葱矾酒

    药方名称葱矾酒别名葱矾散、葱矾饮处方明矾(于端午午时为末,晒干,瓷器盛之)3钱,葱白7茎。功能主治一切疔毒、恶疮初起,发热恶寒者。用法用量葱矾散(《验方新编》卷十一)、葱矾饮(《寿世良方》)。本方原名

  • 人参建中汤

    药方名称人参建中汤处方炙甘草4.5克桂枝9克生姜6克大枣6枚 芍药18克 胶饴60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4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温服20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