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血康口服液

血康口服液

药方名称血康口服液

来源肿节风浸膏粉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苦、涩、微甜。

炮制肿节风浸膏粉,加水,加热煮沸溶解,浓缩,冷后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适量,滤过,滤液加入单糖浆和苯甲酸钠适量,加水至规定量,搅匀,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皮肤紫斑;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痕。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每日3~4次;小儿酌减;可连服一个月。

注意服药后个别患者如有轻变恶心、嗜睡现象,继续服药后可自行消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醋酒白丸子

    药方名称醋酒白丸子处方半夏(洗)3分,人参3分,桔梗4分,附子(炮,去皮脐)4分,干姜4分。制法上为末,以苦酒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吐利中寒并客忤。用法用量一岁儿每服1丸,日3次。摘录《幼幼新书

  • 菊花清燥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八:菊花清燥汤药方名称菊花清燥汤处方甘菊花6克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知母贝母(去心,研)地骨皮麦冬(去心)各3克柴胡黄芩升麻犀角(镑)甘草(生)各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

  • 倍子散

    《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倍子散药方名称倍子散别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处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

  • 搜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搜风解毒汤处方土茯苓12克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鲜皮各6克 皂角子5克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及服轻粉药后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

  • 加味开噎散

    药方名称加味开噎散处方雄黄1克,砂6克,山豆根12克,五灵脂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鲜狗胆1个。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破瘀。主痰气火结。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末,以

  • 止痛紫金丸

    药方名称止痛紫金丸处方丁香50g血竭50g当归50g 熟大黄50g木香50g儿茶50g红花50g骨碎补(烫)50g土鳖虫25g乳香(制)25g没药(制)25g赤芍25g自然铜(煅)25g甘草25g性状

  • 加减柴芩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一:加减柴芩汤药方名称加减柴芩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1钱,半夏1钱,青皮1钱,草果1钱,苍术5分,槟榔5分,川芎3分。功能主治疟发3-4日。用法用量水1碗,酒1碗,加生姜3片,葱白2根

  • 加减陈氏木香散

    药方名称加减陈氏木香散处方人参、肉桂、茯苓、半夏(姜制)、白术(土炒)、丁香、肉豆蔻(面裹煨)、甘草(炙)、诃子肉(面裹煨)、木香(煨)。功能主治痘中厥逆,因气血虚寒而发,爪甲色白,小便清利,痘色灰陷

  • 加减冲和汤

    《医学启源》卷中:加减冲和汤药方名称加减冲和汤处方柴胡5分,升麻3分,黄耆5分,半夏2分,黄芩2分半,陈皮2分半,人参2分半,芍药2分半,甘草2分半,当归3分,黄柏(酒浸)3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

  • 樗白棋子

    药方名称樗白棋子处方樗根白皮(捣碎)。制法上研细,以面拌和,切作小颗棋子,日晒少时,又拌面1次,凡3过为度。功能主治小儿疳气瘦弱,下利白脓,久而不愈,困重者。用法用量用水煮熟,加盐醋顿服。摘录《卫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