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肌散

补肌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 地松青蒿苍耳赤芍药(水煎取汁)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

制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90克,更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鸡峰》卷二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五叶草半两,木鳖子半两,雄黄半两,黄丹半两,狗头灰1两,蜘蛛(大者)2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脓水不止,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荞面1两,裹药末烧烟尽为度。细研为末,掺在疮口。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点椒5钱,兽脑骨2钱,红内消2钱,白芷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生肌,疗伤齿。主跌扑闪挫伤齿。

用法用量掺即安。或已落,有血丝未断,掺齿龈间,亦可复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金鉴》卷八十八: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5两,地菘5两,青蒿5两,苍耳苗5两,赤芍药(水煎取汁)5两,生艾叶3合。

制法上五月五、七月七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3两,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血除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主因跌打砍磕而落去牙齿者。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金鉴》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趁气丸

    药方名称趁气丸处方胡椒(炒)100粒,木香3钱,槟榔1枚(锉),蝎梢(炒)2钱,阿魏(醋化,去砂入药)1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肉豆蔻(去壳)2枚,莱菔子(炒)1分。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

  • 茯苓导水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药方名称茯苓导水汤处方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

  • 赤茯苓散

    《圣惠》卷四十八:赤茯苓散药方名称赤茯苓散别名七气汤处方赤茯苓2两半,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诃黎勒皮1两,牵牛子1两(微炒)。制法

  • 扶元汤

    药方名称扶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石斛??钱5分,白茯苓??钱5分,肉桂1钱,升麻1钱,山茱萸1钱2分,黄连1钱2分。功能主治脾胃久虚,泄泻不止,神思倦怠,饮食少进,四肢酸软。用法用量加大枣2个,

  • 育阴煎加味

    药方名称育阴煎加味处方生地15克,玄参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白芷9克,怀牛膝9克,大黄9克。功能主治滋肾阴清胃火。主肾衰精乏,胃热蕴蒸。用法

  • 长春至宝丹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长春至宝丹药方名称长春至宝丹处方鹿茄茸(炙)4两,蚕蛾(炒)4两,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4两,巨胜子(炒)4两,人参4两,哺退鸡蛋7个(炙黄),枸杞子(酒蒸)4两,当归(酒洗)4

  • 双解贵金丸

    药方名称双解贵金丸处方生大黄500克白芷300克制法上二味,为末,水丸。功能主治治背疽诸毒初起,木闷坚硬,大便秘结,脉沉实者。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五更时用连须葱(大者)3根,黄酒250毫升,煮葱

  • 启迷丹

    药方名称启迷丹处方生半夏15克人参15克 菖蒲6克菟丝子30克甘草0.9克茯神9克 皂角荚3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治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鼾声,痰气甚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

  • 活血散瘿汤

    《外科正宗》卷二:活血散瘿汤药方名称活血散瘿汤处方白芍当归陈皮川芎半夏熟地人参茯苓丹皮各3克红花昆布木香甘草节各1.5克青皮肉桂各1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化痰消瘿。治瘿瘤已成,日久渐大,无痛无痒,气血虚

  • 蓬仙丸

    药方名称蓬仙丸处方桂心(去皮)乳香蓬莪术(炮)各3克制法上为末,酒煮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腹刺痛,偃身啼哭,肠冷便青,发稀面黄,肚腹膨胀。用法用量一岁小儿每次服3丸,空腹时用钩藤汤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