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散

调气散

丹溪心法》卷四: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白豆丁香檀香木香各6克藿香甘草(炙)各24克砂仁12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气厥。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医略六书》卷十九: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槟榔1钱半,紫苏1钱半,枳壳1钱半(炒),青皮1钱半(炒),郁金1钱半,乌药1钱半,香附3钱(炒),厚朴1钱半(制),泽泻1钱半,桔梗8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肢面浮肿,腹胀便闭,脉弦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气实肝脾,邪更闭遏,而湿伏不化,故肢面浮肿,腹胀便闭。槟榔枳实破滞宽胀;紫苏厚朴散肿除满;乌药散浊气以顺气;青皮破滞气以平肝;郁金散气解郁;香附解郁调经;桔梗利咽膈;泽泻通利膀胱;生姜之温散,佐降药以通闭结也。使邪解气行则肝脾调和,而胃气无不化,安有大便不通腹胀不退乎?此散肿宽胀之剂,为气壅邪遏之专方。不论男妇,皆可施治。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伤科汇纂》卷七: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木香乌药厚朴(姜制)、白芷青皮杏仁(去皮尖)、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前胡桔梗甘草梢。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昏晕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用水煎,先以淡盐汤灌醒,然后服此。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朱氏集验方》卷六: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生姜半两,葱1茎(根叶并用),盐1捻,豆豉30粒。

功能主治老人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捣烂,安脐中。良久即通。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症因脉治》卷四: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沉香木香藿香、苏梗、砂仁白豆蔻、甘草白檀香。

功能主治气结腹痛。气食相凝脾家,中气郁结,胸腹胀满,痛应手背,失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脉沉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三: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木香5分,槟榔7分,陈皮8分,甘草3分,青皮(麸炒)1钱,紫苏5分,香附1钱,半夏8分,乳香3分,没药3分。

功能主治气滞于内,胸膈虚痞,腹中刺痛。

用法用量用水2钟,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圣惠》卷八十四: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3分(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4-5岁,腹内冷热不调,不能食饮。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入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直指小儿》卷一:调气散

药方名称调气散

处方木香1钱,香附1钱,厚朴1钱,人参1钱,橘皮1钱,藿香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变蒸。吐泻,不乳多啼。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猜你喜欢

  • 九味石灰华散

    《中国药典》:九味石灰华散药方名称九味石灰华散处方石灰华100g红花80g牛黄4g 红景天80g榜嘎100g甘草(去皮)80g 高山辣根菜80g檀香100g洪连100g来源藏族验方。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

  • 桂麝椒雄膏

    药方名称桂麝椒雄膏处方桂心1分,麝香3厘,雄黄7厘,川椒7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虚寒疟。用法用量纳脐中,外以膏药贴之。注意孕妇忌贴。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五

  • 从龙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从龙汤药方名称从龙汤处方龙骨(不用煅,捣)30克牡蛎(不用煅,捣)30克 生杭芍15克 清半夏12克 苏子(炒,捣)12克牛蒡子(炒,捣)9克功能主治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

  • 催生桂散

    药方名称催生桂散处方官桂(去皮,晒干,不得见火)。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3-5日不能产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或童子小便调下。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七

  • 乳灵丸

    药方名称乳灵丸处方川乌(去皮、脐,生用)15克 生干地黄(酒浸一宿)30克草乌头(小者,去皮、脐,炒去盐)15克木香(不见火)7.5克五灵脂(拣去沙石,微炒)麻黄(去根、节,微炒去汗)自然铜(火煅七次

  • 黄氏响声丸

    药方名称黄氏响声丸处方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酒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肉、甘草、薄荷脑性状为糖衣或炭衣浓缩丸,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或棕褐色;味苦、清凉。炮制上十二味,除薄荷脑外,取大黄、川

  • 补水益元汤

    药方名称补水益元汤处方熟地4钱,生地2钱,麦冬2钱,当归2钱,白芍1钱,甘草1钱,五味20粒,大枣3枚。功能主治房劳伤肾之阴虚证。用法用量若怔忡恍惚,夜卧不安,加枣仁3钱,茯神1钱;若元阴虚甚,加熟地

  • 马屁勃丸

    药方名称马屁勃丸处方马屁勃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 补喉汤

    药方名称补喉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茯苓1两,肉桂1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阴证喉痹,六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熟地、山茱滋阴之圣药,加入肉桂、牛膝则引火归原,自易易矣;况茯苓去湿以利小便,

  • 攻毒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攻毒散药方名称攻毒散处方干姜不以多少。功能主治风毒上攻,两眼暴赤肿痛,隐涩难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2钱,以薄绵裹紧,沸汤泡,乘热洗之。如冷,荡令热,再洗1次。摘录《杨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