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汤

豉汤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豆豉1升,伏龙肝3两(研),小儿小便3升。

功能主治辟温疫疾恶气,令人不相染易。主

用法用量上药用小便煎取1升5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着瘴疾;天行有瘴之处,宜朝朝服。

摘录《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

《圣惠》卷九十七: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合,葱白1握(去须,切),生姜1两(切)。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大盏,煮至6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3升,蜀椒1升(生用),生姜(和皮,锉)2斤。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疼痹肿满。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5升,煮1沸,贮在小瓮子中,着二小木横瓮下,脚踏木上,汤不得过三里穴,以故衣塞瓮口,勿令通气,微着糠火烧瓮,使汤常热,如瓮中大热,歇令片时。浸脚了,急将绵衣盖两脚令暖,勿令触冷见风,临卧浸之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

功能主治内虚,上热下冷,气不下,头痛,胸烦。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升,令小沸,纳豉令3沸,顿服。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

《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半夏1两(洗),生姜2两,人参1两,柴胡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呕(口宛),气厥不得喘息。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两升半,温服7合。

注意羊肉、饧、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

《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香豉2升,萎蕤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小蘖3两。

功能主治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温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醋煎丸

    药方名称醋煎丸处方高良姜(锉碎,入油炒黄)2两,干姜(炮)2两,附子4枚(重6钱者,去皮脐尖),金毛狗脊(去毛)1两。制法上为细末,别用艾叶末2两,酽醋3升,煎至1升半,次入面1两,再熬成膏,和前药末

  • 香苏正胃丸

    药方名称香苏正胃丸处方广藿香80g紫苏叶160g香薷80g陈皮40g厚朴(姜制)80g枳壳(炒)20g砂仁20g 白扁豆(炒)40g山楂(炒)20g 六神曲(炒)20g麦芽(炒)20g茯苓20g甘草1

  • 家秘消胀散

    《症因脉治》卷三:家秘消胀散药方名称家秘消胀散处方半夏厚朴枳实香附麦芽楂肉苍术槟榔广皮 干葛神曲莱菔子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消积化滞。治肠胃停滞,腹部胀大。用法用量木通、大腹皮各9克,煎汤调服。摘录《

  • 川连枳桔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桔汤处方枳桔汤加川连、橘皮。功能主治热积胸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妇科调经丸

    药方名称妇科调经丸处方益母草20两,五灵脂7两,制香附21两,香白芷7两,西当归14两,薄官桂7两,广陈皮14两,白薇7两,延胡索7两,藁本7两,抚川芎7两,粉甘草7两,炒白芍7两,制没药7两,白茯苓

  • 棘针散

    药方名称棘针散别名棘刺散处方棘针(倒勾多年者)32枚,大豆黄(生用)40枚,绯绢3条(每条阔1寸),乱发(如鸡子大)3团。制法上分为三份,各以绯1片,裹棘针、豆子,用发1团缠裹绯帛,令周匝牢固,各于炭

  • 藿香煮散

    药方名称藿香煮散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肉豆蔻(去壳)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去皮)1两,麦糵(炒)1两,陈曲(炒)1

  • 长春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长春方药方名称长春方处方鱼鳔500克(蛤粉炒成珠,极焦)棉花子500克<取仁,去尽油,酒蒸)白莲须250克金樱子500克(去毛)川石斛250克 沙蒺藜120克 杞子180

  • 百中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百中散药方名称百中散处方黄葵花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槟榔10分,郁金4分,蚯蚓1条,黄盐6分,虾蟆少许,白米1勺,牛肉脯2分,蜘蛛(灰)1个。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 健胃止呕散

    药方名称健胃止呕散处方枳壳2钱,厚朴1钱,山楂炭5钱,竹茹1钱,半夏1钱,大黄1钱,广皮2钱,鸡内金2钱,焦槟榔1钱半,蔻仁1钱,砂仁8分,黄连1钱,龙胆草1钱,犀角1钱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