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阳和汤

阳和汤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药方名称阳和汤

处方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5克

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1(11):41,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者。现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疮疡阳证、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均忌用。

备注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摘录外科全生集

郑艺文方:阳和汤

药方名称阳和汤

处方地黄30克,鹿角胶9克,上肉桂3克,甘草3克,炮姜1.5克,麻黄1.5克,白芥子6克。

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阳虚血亏,阴寒内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郑艺文方

猜你喜欢

  • 胡豆汁

    药方名称胡豆汁处方胡豆2合。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上煮取汁,勿用盐,随意饮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黑龙丸

    《急救仙方》卷六:黑龙丸药方名称黑龙丸处方明矾(枯)1分,池矾(枯)1分,南星(炮)2分,半夏(炮)2分,百药煎2分,五味子1分(米泔浸1宿),猪牙皂角1分(去皮弦),乌梅肉2分(焙干)。制法上为末,

  • 沉香至宝丸

    药方名称沉香至宝丸处方沉香3两,蒙桂2两,三七3两,香附3两,厚朴3两,蔻仁3两,槟榔3两,山楂3两,枳壳2两,牙皂2两,小茴1两,苍术3两,广木香3两,吴茱萸3两,莱菔子3两,藿香3两,栀子3两,砂

  • 槐皮浆

    药方名称槐皮浆处方槐白皮半斤(切,以苦酒2升浸半日)。功能主治蠷螋尿疮。用法用量上将酒洗疮上,1日数次。更将赤小豆为末,以此酒调,涂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苍术羌活汤

    药方名称苍术羌活汤处方苍术(制)、黄芩、枳实、半夏、柴胡、川芎、羌活、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生姜3片。功能主治瘴疠,腹满寒热。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甘草蜜

    药方名称甘草蜜处方甘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头生疮。用法用量白蜜调敷。摘录《绛囊撮要》

  • 安斑散

    药方名称安斑散处方川升麻1两,赤茯苓1两,羌活1两,绵黄耆(锉)1两(去芦须),人参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生肌宽肠,导热利小便,快膈。主

  • 麻黄止烦下气汤

    药方名称麻黄止烦下气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栀子仁3两,茯苓3两,子芩3两,白术3两,石膏8两(碎,绵裹),桂心2两,芒消3两,生地黄(切)1升,大枣30枚,鸡子2枚,甘草1两(炙),赤小豆2合。功能

  • 益阴汤

    药方名称益阴汤处方山茱萸熟地 丹皮 芍药麦门冬五味子山药泽泻灯草地骨皮莲子功能主治养阴敛汗。治阴虚有热,寐中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人参。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 二仙饮

    《绛囊撮要》:二仙饮药方名称二仙饮处方甘草1两,木通1两。功能主治溺时痛如刺。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绛囊撮要》《仙拈集》卷一:二仙饮药方名称二仙饮处方牙皂(焙焦)、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手足拘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