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青州白丸子

青州白丸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青州白丸子

药方名称青州白丸子

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

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研,再生绢袋摆净为度。于磁盆中日晒夜露,每旦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如瘫痪风湿,酒送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三五丸。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青州白丸子

药方名称青州白丸子

处方半夏(白好者,水浸洗过,生用)210克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5克 南星(生)90克 白附子(生)60克

制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中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晨,更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祛风痰,通经络。治风痰入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壅塞,以及小儿惊风,大人头风,妇人血风。

用法用量初服5丸,加至15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如瘫缓风,以温酒下20丸,日三服,至三日后,浴当有汗,便能舒展。服经三五日,呵欠是应。常服10粒已来,永无风痰隔壅之患。小儿惊风,薄荷汤下2~3丸。

注意痰热内闭者禁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广圣散

    药方名称广圣散处方苍术1斤(米泔水浸4时),川乌半斤(炮),草乌4两(炮),蝎梢2两,地龙2两(去土),天麻3两,细辛3两(去叶),川芎5两,白芷5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肿毒,风毒肿,半身不遂

  • 肉刺散

    药方名称肉刺散处方明矾7克鸦胆子15克 硫酸铜3克制法将明矾和硫酸铜置铁锅内炒成白色块状,研粉。再将鸦胆子去皮研粉,二者均匀混合成散,以冷开水调成糊状。功能主治软坚腐蚀。治鸡眼、胼胝。用法用量外用。摘

  • 调圣膏

    药方名称调圣膏处方新石炭半钱,荞麦杆灰半钱,胡椒30粒,巴豆30粒(去壳),木鳖子(去壳)半斤,落藜草灰半斤。功能主治二十四种疮毒。用法用量上以三灰一处和匀。三药一处研细,别置箱箕,摊帛于箕内,置灰帛

  • 补气镇惊汤

    药方名称补气镇惊汤处方炙黄芪24克,柏子仁12克,川芎6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茯神10克,当归身10克,杭白芍10克,枣仁(炒)10克,半夏10克,胆星6克,细辛3克,甘草4.5克。功能主治补气

  • 八味汤

    《杨氏家藏方》卷六:八味汤药方名称八味汤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木香橘红肉桂(去粗皮)丁香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各3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不升降,心腹刺痛,大便滑

  • 柴胡枳壳汤

    《嵩崖尊生》卷十五:柴胡枳壳汤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处方柴胡7分,枳壳7分,赤芍7分,大黄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出疹,腹胀气促。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医学入门》卷四:柴胡枳壳汤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处

  • 黄荆散

    药方名称黄荆散处方黄荆子不拘多少(炒)。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 姜酥膏

    药方名称姜酥膏处方酥3两,杏仁2两,阿胶2两,紫苏子2两,生姜汁1合,白蜜5合。制法相和于银锅内,以慢火熬成膏。功能主治咳嗽端急,喉中似有物,唾脓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温粥饮调下,1日4-5次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

  • 独附方

    药方名称独附方处方附子(童便制)5钱。功能主治痘疮寒战。用法用量以水1钟,加灯心7根,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